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六国论(节选)

发布时间:2021年11月17日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13日
作者:李祯  文章ID:54907  浏览:

【原文】
    六国论(节选)
    [清]李祯
    宋二苏氏论六国徒事割地赂秦,自弱、取夷灭,不知坚守纵约;齐、楚、燕、赵不知佐韩、魏以摈秦:以为必如是,而后秦患可纾。
    【夫后世之所以恶秦者,岂非以其暴邪?】以余观之,彼六国者皆【欲为秦所为】,未可专以罪秦也。当是时,东诸侯之六国也,未有能愈于秦者也;其溺于攻伐,习于虞诈,强食而弱肉者,视秦无异也。兵连祸结,曾无虚岁。向使有擅形便之利如秦者,而又得天助焉,未必不复增一秦也。惟其终不克为秦之所为,是以卒自弱,而取夷灭。彼六国相图以攻取,相尚以诈力。而衡人方日挟强秦之威柄,张喙而恐喝之,即贤智如燕昭者,犹且俯首听命,谢过不遑,乃欲责以长保纵亲,以相佐助,岂可得哉!
    所以然者,何也?则以误于欲为秦之所为也。六国皆欲为秦之所为,而秦独为之,而遂焉者,所谓得天助云尔。嗟夫!自春秋以来,兵祸日炽;迄乎战国,而生民之荼毒,有不忍言者。天之爱民甚矣,岂其使六七君者,肆于人上,日驱无辜之民,胼手胝足、暴骸中野,以终刘①于虐乎?其必不尔矣!是故秦不极强,不能灭六国而帝,不帝,则其恶未极,其恶未盈,亦不能以速亡。凡此者,皆天也,亦秦与六国之自为之也。后之论者,何厚于六国而必为之图存也哉!
    曰:“若是,则六国无术以自存乎?”曰:奚为其无术也。焉独存,虽王可也。孟子尝以仁义说梁、齐之君矣,而彼不用也,可慨也夫!
    注:刘:杀戮。

【问题】
    24.文章第二段中说六国“皆欲为秦所为”,具体指的是【    】。(2分)
    25.对“夫后世之所以恶秦者,岂非以其暴邪”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那些后世讨厌秦国的人,难道不是因为秦国的残暴吗?
    B.后世的人憎恶秦国的原因,难道不是秦国的残暴和邪恶吗?
    C.那些后世的人讨厌秦国的原因,难道不是因为秦国的暴力吗?
    D.后世的人憎恨秦国的原因,难道不是因为秦国的暴政吗?
    26.从文中看,苏洵、苏辙以及作者认为六国灭亡的原因分别是(用自己的话概括)(3分)
    苏洵的观点【    】;
    苏辙的观点【    】;
    作者的观点【    】;
    27.对本文写作特点的分析,下列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本文开头用苏洵、苏辙的观点作为铺垫,借此引出自己的议论。
    B.本文的主题是在六国为秦所灭和秦朝速亡的历史事实上揭示出来的。
    C.本文在观点上与“宋二苏氏”的观点针锋相对,是一篇典型的驳论文。
    D.本文在论证过程中以说理为主,用例则以概括性的事例为主,较为简洁。
    28.作者在阐述秦灭六国一统天下时,用了一个“帝”字;在结尾阐述六国自存之道时,用了一个“王”字。结合本文的内容,简述这两个字内涵上的区别。(3分)

【参考答案】
    24.吞并六国,一统天下。(2分)
    25.D(2分)
    26.苏洵的观点:六国割地赂秦,自己削弱了国力,导致灭亡。
    苏辙的观点:齐楚燕赵四国没有帮助韩魏抗击秦国。
    作者的观点:六国互相争斗,不行仁政,自取灭亡。(3分)
    27.C(2分)
    28.“帝”的内涵是指秦国用武力统一天下,用暴政治理天下;“王”的意思用仁政来治理国家,虽然没有形式上的统一,但四海臣服,万民归心。作者认为,“帝”是不能长久的,而只有“王”才是赢得天下的正道。(3分)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念想儿
  • 下一篇:“文学花盆”
  • 【推荐文章】

  • 观社

    【原文】 观社 杨万里 作社朝祠有足观,山农祈福更迎年。 忽然箫鼓来何处?走煞儿童...

  • 满江红·小住京华

    【原文】 满江红 小住京华 秋瑾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

  •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原文】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李白 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 却顾所来径,苍...

  • 九江口作

    【原文】 九江口作【注】 王昌龄 漭漭江势阔,雨开浔阳秋。 驿门是高岸,望尽黄芦洲...

  •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原文】 卜算子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

  • 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

    【原文】 天仙子 水调数声持酒听 张先① 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

  • 【最新文章】

  • 稻草人(节选)
  • 人为什么喜欢冲动购物?
  • ①“民胞物与”是宋明理学奠基者之一的张载提
  • 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是一项国家工程,语言资
  • 秦观《鹊桥仙》 谢薖《鹊桥仙》
  • 父母的心思
  • 申泮文:一生两个“主题词”
  • 蒋琬字公琰、零陵湘乡人也。弱冠与外弟泉陵刘
  • 涉务
  • ①最近几年来,我在许多文章中和发言中,都宣
  • 回望科学史上的异端
  • 二姥姥
  • 观社
  • 安塞腰鼓
  • 我长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