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山寨文化”是哪门子“文化”

发布时间:2021年11月20日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11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55047  浏览:

【原文】
    “山寨文化”是哪门子“文化”
    2008年,先是山寨手机粉墨登场,继而山寨服装、山寨春晚,形形色色的山寨产品层出不穷。
    近日,有人在博客中说,“‘山寨文化’的泛滥与其说是对草根创新精神的标榜和昭彰,不如说是对中国知识产权意识严重缺位的讽刺。”对此,马上就有“山寨帮”反对,‘山寨文化’怎么就泛滥了?如何就丢人了?”
    “山寨”加上“文化”这一后缀后,“山寨帮”就有了说话的底气。我只是想问,怎么不见“山寨帮”去追捧含三聚氰胺的奶粉呢?山寨药怎么不买呢?山寨鸡蛋怎么不吃呢?因为用了这些山寨产品后,对身体没有什么好处。但是,山寨服装价格便宜,山寨手机比真的更花哨,这些对自己都没什么害处。由此可见,“山寨帮”对“山寨文化”的追捧在于其对自己是否有利,有利的就成为时尚风标,成为“文化”。
    “山寨文化”是一种什么文化呢?其实就是盗版文化、侵权文化。它盗取他人的知识产权,经过组装、拼凑、贴牌后进入市场,而一旦被冠以“文化”的名称之后,盗版、侵权就更加堂而皇之了。
    现在,在许多地方的电子产品市场上,山寨手机就像萝卜白菜一样卖。为什么这么便宜,就是因为它不用缴纳17%的增值税、销售税,不用花大价钱研发产品,因为它是盗取他人的知识产权,把别人的产品改头换面地拼凑一番。据报道,2007年,山寨手机产量至少有1.5亿部,几乎与国内市场手机总销量相当,对国产手机品牌是致命一击。如今,国内品牌手机大企业有的出现亏损,有些企业甚至退出了市场。
    也许有人会说,美国人不也搞了山寨版《纽约时报》吗?但是,山寨版《纽约时报》一是免费发行,二是制作者申明是仿冒的,并向公众道歉。美国人搞山寨《纽约时报》,其实是公民表达意见的方式,其讽刺幽默跃然纸上。但中国的山寨文化没有幽默讽刺,只有唯利是图。更重要的是,在“山寨帮”的集体狂欢之中,是市场秩序的混乱,而山寨一旦成为一种“文化”后,还混淆了国人的价值观,好与坏、真与假的界线变得模糊了。
    假冒的就是假冒的,盗版的就是盗版的,不是经过打扮,就能光明正大地成为“文化”。因此,不要再说什么“山寨文化”了,它实在是丢中国人的脸。
    (选自2009年第1期《国学》)

【问题】
    1.下列对“山寨文化”有关内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山寨文化”是“山寨帮”唯利是图的产物,他们选择对自己有利的使之成为成为时尚风标,成为“文化”。
    B.“山寨文化”盗取了他人的知识产权,冠以文化之名,目的是使侵权行为变得更加堂而皇之。
    C.“山寨文化”在美国也有,只是他们的产品广告宣传更有人性化,更有幽默感。
    D.“山寨文化”实在是丢中国人的脸,因为它是经过一番打扮而不是光明正大地成为“文化”的。
    2.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2008年,山寨服装、山寨春晚等形形色色的山寨产品继山寨手机粉墨登场后,纷纷亮相,层出不穷。
    B.有人认为,“山寨文化”的泛滥与其说是彰显草根创新精神,不如说是讽刺中国知识产权意识的严重缺位。
    C.山寨手机之所以便宜,就是因为它不用缴纳17%的增值税、销售税,研发产品的成本也很低。
    D.2007年,国内市场销售的手机几乎都是山寨手机,严重影响了国产手机品牌的发展。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给“山寨”加上“文化”这一后缀,这让“山寨帮”说话硬气起来。
    B.山寨帮虽然侵犯别人的知识产权,但并不生产对人体有损害的产品。
    C.由于山寨手机质优价廉的冲击,有些国内品牌手机企业已经退出市场。
    D.“山寨文化”在中国取得了成功,这是一种悲哀,应该依法严惩。

【参考答案】
    1、C(美国虽有山寨版《纽约时报》,但并不是产品广告。)
    2、D(原文是说2007年山寨手机产量几乎与国内市场手机总销量相当。)
    3、A.(B.“不生产对人体有损害的产品”没有依据。C.山寨手机“质优”没有依据。D.文章并没有“应该依法严惩”的意思。)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送曾巩秀才序
  • 下一篇:与歌者米嘉荣
  • 【推荐文章】

  • 喜迁莺·晋师胜淝上

    【原文】 喜迁莺 晋师胜淝上【1】 李纲【2】 长江千里,限南北,雪浪云涛无际。天险...

  • 早发

    【原文】 早发 韦庄 早雾浓于雨,田深黍稻低。出门鸡未唱,过客马频嘶。 树色遥藏店...

  • 沁园春·答九华叶贤良

    【原文】 沁园春 答九华叶贤良 刘克庄【1】 一卷《阴符》,二石硬弓,百斤宝刀。更玉...

  • 寄黄几复

    【原文】 寄黄几复① 黄庭坚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

  • 约客

    【原文】 约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

  • 柳 咏柳

    【原文】 柳 李商隐 曾逐东风拂舞筵, 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 已带斜阳...

  • 【最新文章】

  • 8月19日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七夕”。媒体给
  • 材料一:地摊经济是指通过摆地摊获得收入来源
  • 父亲的车后座
  • 6月6日是第25个全国爱眼日,某校组织了一一次
  • 乌江项王庙
  • 西塘的心思
  • 珠峰并未关门,游客尚可观赏。关于世界第一高
  • 剧院里哪些座位听得最好
  • 很多人还记得,改革开放之初,人们常为了买到
  • 愿借丹青写风神
  • 喝热水也能消暑降温吗
  • 楚人隐形
  • 21.某校初三(1)班将开展以“传播正能量,从
  • 刘铎传
  • 见苏仁仲提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