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木假山记

发布时间:2021年11月22日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12日
作者:苏洵  文章ID:55145  浏览:

【原文】
    木假山记
    苏洵
    ①木之生,或孽①而殇,或拱而夭;幸而至于任为栋梁,则伐;不幸而为风之所拔,水之所漂,或破折或腐;幸而得不破折不腐,则为人之所材,而有斧斤之患。其最幸者,漂沉汩没于湍沙之间,不知其几百年。而其激射啮食之余,或仿佛于山者,则为好事者取去,强之以为山,然后可以脱泥沙而远斧斤。而荒江之濆②,如此者几何?不为好事者所见,而为樵夫野人所薪者,何可胜数?则其最幸者之中,又有不幸者焉。
    ②予家有三峰。予每思之,则疑其有数存乎其间。【且其孽而不殇,拱而不夭,任为栋梁而不伐;风拔水漂而不破折不腐,不破折不腐,而不为人之所材,以及于斧斤,出于湍沙之间,而不为樵夫野人之所薪】,而后得至乎此,则其理似不偶然也。
    ③然予之爱之,则非徒爱其似山,而又有所感焉;非徒爱之而又有所敬焉。予见中峰魁岸踞肆③,意气端重,若有以服其旁之二峰。二峰者,庄栗刻削,凛乎不可犯,虽其势服于中峰,而岌然决无阿附意。吁!其可敬也夫!其可以有所感也夫!
    (选自姚鼐编《古文辞类纂》,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注]①孽:嫩芽,②濆(fén):水边高地。③踞肆:踞,同“倨”,指神态高傲舒展。

【问题】
    22.第①段加点词“最幸者”“不幸者”分别指什么?(2分)
    23.赏析第②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2分)
    24.第③段作者认为木假山“可敬”的原因是什么?(2分)
    25.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2分)
    A.第①段作者说经历风雨侵蚀后未曾腐朽,又能逃脱被樵夫砍伐厄运的树木十分少见。
    B.第②段末尾感叹“其理似不偶然”,表达了作者对造成树木种种不幸的天命的反抗。
    C.第③段由家中所藏的木假山生发感慨,作者以木假山的山峰暗示自强自立的人格。
    D.全文由树的生长写到木假山的特征,转合自如,最后以三个感叹号收束,引人深思。
    26.指出本文主要表现手法,概括全文主旨。(3分)

【参考答案】
    22.(2分)最幸者:逃脱种种厄运,被人发现,做成木假山。(1分)
    不幸者:本来能做成木假山的良材,因为无人发现,被樵夫当作薪柴砍伐。(1分)
    23.(2分)角度一:运用排比,(1分)写出了木假山侥幸逃脱各种摧折的经历。(1分)
    角度二:多用整句,(1分)形成铿锵节奏,强调树木遭受的各种不幸。(1分)
    24.(2分)木假山中间山峰端正庄重,旁边的山峰凛然挺拔,(1分)表现出了傲岸不屈的精神,不卑不亢的姿态,因此作者觉得它“可敬”。(1分)
    25.(2分)B
    26.(3分)手法:托物言志(或“托物寓意”)。(1分)主旨:以树的遭遇暗示人才的遭遇,表达了对人才被无端毁灭的痛惜之情;(1分)以木假山形象寄寓作者刚直不阿的人格理想。(1分)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房晖远
  • 下一篇:西洋镜里的中国文化面目与出路
  • 【推荐文章】

  • 清平乐

    【原文】 清平乐 张炎 采芳人杳,顿觉游情少。客里看春多草草,总被诗愁分了。去年燕...

  • 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①

    【原文】 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① 陆龟蒙 虽失春城醉上期,下帷裁遍未裁诗②。 ...

  • 使至塞上

    【原文】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

  • 昭君怨

    【原文】 昭君怨 郑域 道是花来春未,道是雪来香异。竹外一枝斜,野人家。 冷落竹篱...

  • 题西溪无相院

    【原文】 题西溪无相院 [宋]张先 积水涵虚上下清,几家门静岸痕平。 浮萍破处见山影...

  • 早梅

    【原文】 早梅 张谓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邻村路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

  • 【最新文章】

  • 守约轩记
  • 幸福是相对的
  • 防晒,也要注意环境友好
  • 将爱国主义写在青年奋进的旗帜上
  • 好人
  • 家风,就是门风,它是一个家庭的传统和文化,
  • 我为白菜狂的日子
  • 9.仿写。明月清风是风景,让人流连忘返;【
  • 万里长江一叶舟,客心萧索已惊秋。乱霞影照山
  • 宋若水传
  • 王羲之学书
  • 北京槐
  • 保护好中华民族文化符号
  • 草戒指
  • 清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