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齐州泺源石桥记

发布时间:2021年11月30日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14日
作者:苏辙  文章ID:55473  浏览:

【原文】
    齐州泺源石桥记
    苏辙
    ⑴泺水之源,发于城之西南山下,北流为瑝①,其浅可揭。城之西门,跨而为桥。自京师走海上者,皆道于其上。每岁霖雨,南山水潦暴作,汇于城下,桥不能支,辄败。熙宁六年,七月不雨,明年夏六月乃雨,淫潦继作,桥遂大坏。知历城施君辩言于府曰:“水岁为桥害,请为石桥,【以纾其役】。距城之东十五里,有废河败堰焉,其弃石铁可取以为用。”府用其言,以告转运使,得钱二十七万,以具工廪之费。【取石于山,取铁于府,取力于兵】。自九月至十一月而桥成,民不知焉。三跌二门,安如丘陵,惊流循道,不复为虐。
    ⑵方其未成也,太守李公日至于城上,视其工之良窳与其役之劳佚②,而劝相之。知历城施君实具其材,兵马都监张君用晦实董③其事。桥之南五里,有大沟焉,属于四涧,以杀暴水之怒,久废不治,于是疏其堙塞,筑其缺而完之。桥之西二十步有沟焉,居民裴氏以石壅之,而屋于其上,水不得泄,则桥受其害,亦使去之,皆如其旧而止。又明年,水复至,桥遂无患。
    ⑶从事苏辙言曰:桥之役虽小也,然异时郡县之役,其利与民共者,其费得量取于民,法令宽简,故其功易成;今法严于恤民,一切仰给于官,官不能尽办,郡县欲有所建,其功比旧实难。非李公之老于为政与二君之敏于临事,桥将不就。夫桥之役虽小,然其劳且难成于旧则倍,不可不记也。遂为之记。
    [注]①瑝:通“隍”,即护城河。②窳(yǔ):粗劣;劳佚:劳动的轻重程度。③董:监督管理。

【问题】
    22.第⑴段中“以纾其役”中的“役”具体是指【    】(2分)
    23.第⑴段中画线处的表达效果是【    】(2分)
    24.总结泺源石桥建成的经验。(3分)
    25.下列对第⑶段苏辙的话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今法”对百姓更为严苛
    B.今法“宽简”不如“异时”
    C.按“今法”来建桥更难
    D.建桥的功与劳超过“异时”
    26.结合文意,对第⑵段的补叙作评析。(3分)

【参考答案】
    22.(2分)桥被水冲毁而需重复建桥的劳役之苦。
    23.(2分)强调官兵合作紧密,建桥迅捷及人力、建材考虑周全。
    24.(3分)官员的建言献策;官府积极采纳意见并从财力、人力上支持;各级官员的督察和监管。
    25.(2分)A
    26.(3分)补叙了官员对建桥的督察和监管,叙述了两项附属工程的精当处理,突出了官员的“老于为政”和“敏于临事”。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贾诩传
  • 下一篇:用设计去改变生活
  • 【推荐文章】

  • 咏潮

    【原文】 咏潮 [宋]米芾 怒气号声迸海门①,州人传是子胥魂②。 天排云阵千雷震,地...

  • 卜算子·咏梅

    【原文】 卜算子 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 ...

  • 更漏子

    【原文】 更漏子 温庭筠 星斗稀,钟鼓歇,帘外晓莺残月。兰露重,柳风斜,满庭堆落花...

  • 北庭作 初至犍为作

    【原文】 北庭作 岑参 雁塞通盐泽,龙堆接醋沟。 孤城天北畔,绝域海西头。 秋雪春仍...

  • 西陵峡

    【原文】 西陵峡① [清]孙原湘 一滩声过一滩催,一日舟行几百回。 郢②树碧从帆底...

  • 根的神韵

    【原文】 根的神韵 张和平 山岩上的树根挺立于悬崖一侧,与山野和头顶的青松凝为一尊...

  • 【最新文章】

  • 嵇先生鑘
  • A.地名他很熟悉。即使有时候绕点儿远也没大关
  •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
  • 庞公者,南郡襄阳人也。居岘山之南,未尝入城
  • (4)古人常登高抒怀。王安石登上飞来峰,借
  • (1)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中有许多巾帼不让须
  • (2)结合具体故事情节分析《范爱农》中“我
  • 欣赏别人能提升自己
  • (5)《送东阳马生序》中“【 】。”一句表达
  • 邹平①李进士匡九,居官颇廉明。尝有富民为人
  • (2)美国作家赛珍珠翻译《水浒传》时,将书
  • 咏潮
  • 耕者王清臣
  • 上海是怎么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