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论习

发布时间:2021年12月3日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16日
作者:曾巩  文章ID:55558  浏览:

【原文】
    论习
    曾巩
    ①治乱之本在君之好恶,好恶在所习。
    ②少习也正,其长也必贤;少习也不正,其长难与共为治矣。不幸而然,则将磨之。孰能磨之?择人焉。朝夕相与俱,出入言动相缀接焉,是则可磨之也。主然而是者助之,主然而违者替之,不释则极论之,勉焉。除其蔽欲而接之以道,不见邪者而变焉,其志素定矣,然后可与共为治。其为大体,不亦艰且勤与?
    ③然于习之也,有渐矣,古之所以为治者,岂异焉?此众官不有任也,岂必人之不材也?朝夕未尝相与居也,出入言动未尝相缀接也,是焉而不能助,违焉而不能替,不释而莫之极论也。其蔽欲日益固,其为道日益拙,所见寺人女妇邪者也。其志素定矣未也?其可共为治乎?其为大体,不亦怠且忽?
    ④噫!宰相虽尊也,然其见也有间矣。置斯职也,不慎欤!使职此者不尽也,而寺人女妇得其心,其谁曰可也?噫!左右侍从之官,其非所谓常伯、侍郎、给事、谏议、司谏、正言欤!

【问题】
    22.第②段“不幸而然”中的“然”是指【    】。(用自己的话回答)(1分)
    23.第②段运用了假设论证,结合具体内容加以分析。(3分)
    24.可填入第④段方框内的虚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欤
    B.夫
    C.哉
    D.焉
    25.下列对第④段画线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宰相虽然养尊处优,但是他的见识也会有不足。
    B.宰相虽然养尊处优,但是能看到治理国家不足之处。
    C.宰相虽然地位高,但是他的见识也会有不足。
    D.宰相虽然地位高,但是能看到治理国家不足之处。
    26.简述本文的观点,并对此加以评价。(4分)

【参考答案】
    22.(1分)国君年轻时的学习不合正道。
    23.(3分)作者假设出现了“少习也不正”的情况,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必须施加外部影响使之归正,进而提出“择人”主张。通过假设推进了论述的层次,使论述更加严密,增强了说服力。
    24.(2分)A(2分)
    25.(2分)C
    26.(4分)国家安定和动乱的根本在于国君的好恶习惯,好恶的形成决定于他学习的内容。作者把国家治理的根本寄托在一个人身上,立论有失偏颇,当然,由于历史的局限,不可能提出超越时代的高见;但是这一观点强调了国君后天学习的重要,指出了学习的内容和途径,从这个意义讲,具有进步性;同时,这一观点也暗含了“上行下效”的警戒,具有现实意义。
    【参考译文】
    国家安定和动乱的根本在于国君的好恶习惯,好恶的形成在于他学习的内容。
    年轻时学习的内容也符合正道,他长大以后一定会贤明;年轻时学习的内容不符合正道,他长大以后就很难和他共同使国家安定了。如果国君不幸已经不合正道了,那么必须认真地磨砺他。谁才能能够磨砺他呢?这就得选择正直之士了。正直之士和他朝夕在一起,同出同入一言一语,一举一动,都互相连接,这样就可以磨砺他。君主这样决策而正直之士认为对就帮助他,君主这样决策而正直之士认为不对就改变他,如果还是想不明白,就进一步讲清道理,如此以正道去引导他。替国君解除蒙蔽的邪欲的,就用正道引导他。不被邪恶影响,就会逐渐改变他的“不正之习”,确立治理国家的大志,这样以后就可以和他一起使国家安定。国君的内心,不也是刻苦并且勤勉的吗?
    但是对于国君所习,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古代所以也会发生不能正君之所习,难道和现在不一样吗?这是众多官员不能胜任吗?难道一定是官员没有才能吗?恰恰是与正直的官朝夕不曾在一起,不曾同出同入一言一语,一举一动,互相连接。认为国君这样做得正确,但是不能帮助他做,国君这样做不对,但是不能改变他。国君不能明白,但是不能进一步讲清道理。国君的蒙蔽邪欲,一天天的更加顽固,国君治国的方略一天天更加笨拙,看见的都是宦官、宫妇和邪恶之徒。这样国君就不可能具有治理天下的大志?难道可以和他一起使国家安定吗?国君的心思,不也是懈怠并且疏忽的吗?
    哎!宰相虽然尊贵,但是他的见解有时也会出现疏漏。设置这一官职,不能不谨慎啊!假使这一职位的人不能尽职尽责,却让宦官、宫妇俘获国君的心,难道谁能说应该这样?哎!周围侍奉的官员,难道不是所说的常伯、侍郎、给事、谏议、司谏、正言这些正直的谏官吗!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①温序字次房,太原祁人也。仕州从事。建武二年,骑都尉弓里戍将
  • 下一篇:常人岂可“无法”
  • 【推荐文章】

  • 夜泊牛渚怀古

    【原文】 夜泊牛渚怀古 李白 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①。 ...

  • 闲居春尽

    【原文】 闲居春尽① 白居易 闲泊池舟静掩扉,老身慵出客来稀。 愁因暮雨留教住,春...

  • 木兰花令·梧桐叶上三更雨

    【原文】 木兰花令 梧桐叶上三更雨 苏轼 梧桐叶上三更雨,惊破梦魂无觅处。夜凉枕蕈...

  • 定风波

    【原文】 定风波 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

  • 偶来

    【原文】 偶来 顾炎武① 偶来湖上已三秋,便可栖迟②老一丘。 赤米白盐犹自足,青山绿...

  • 渔翁

    【原文】 渔翁① 柳宗元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消日出不见人,欸乃②...

  • 【最新文章】

  • 渔家傲·秋思 天净沙·秋思
  • 过去30年来,人类已经从激动人心的技术进步中
  • 携一本书游走
  • 2017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河北雄
  • 长调
  • 中药命名的文化意蕴 本草的命名有一套规律。
  • 屈原塔
  • 在生活中,人们常常运用地图、指南针等进行导
  • 黑白苏州
  • 华佗论
  • 走正门
  • 国药大师——金世元
  • 钱士升,字抑之,嘉善人。万历四十四年殿试第
  • 燕将攻下聊城,聊城人或谗之燕,燕将惧诛,因
  • 夜泊牛渚怀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