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僻字的文化意义

发布时间:2021年12月8日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12日
作者:蒋原伦  文章ID:55700  浏览:

【原文】
    僻字的文化意义
    蒋原伦
    (1)想到这个题目的缘由是《汉字听写大会》的电视竞技节目,短短一年间,类似的节目就有了汉字英雄,成语大会等,成为小时尚。该类电视节目的看点就落在那些生僻的字和词语上,那些日常生活中最常用字和词,并不受青睐,因为它们太普通了,似乎人人都会,比赛的意义就是看那些学生能不能够写出前人古人曾经使用过的、高难度的字和词,比如“溪刻”、“唼喋”(shàzhá形容鱼或水鸟吃食的声音)、“觳觫”(húsù恐惧得发抖)等等,这些远离我们脱离日常生活的词,现在露出了芳容,它们躺在某些古代的典籍和文献中,或者在文学作品的某个不起眼的角落,如果没有这类竞技节目,我们可能一辈子不会光顾,它们也没机会光临。
    (2)人们有理由质疑出题人的意图,那些古怪冷僻的字词除了难倒学生,在最后关头起到淘汰一部分比赛者的作用,还有什么其他意义吗?即除了比赛上的意义,还有深刻一点的文化意义吗?
    (3)所谓冷僻的字和词,是由于在日常生活的交流中不常用而逐渐退出人们视野的,有点自然淘汰的意味。当然,说淘汰是相对的,因为说不定什么时候它们还会回到我们的语言生活中。
    (4)经济学中有所谓长尾理论,认为只要存储和流通渠道足够大的情形下,那些需求不旺或销量不佳的产品共同占据市场的份额可以和那些一时热销的产品所占据的市场相等,或甚至更大。其实文字学中也有长尾。专家们制定的《汉字应用水平测试字表》是五千五百个,里面根据难度,还分成甲、乙、丙三个字表。其实,我们的常用汉字不过三四千个左右。与常用汉字相比,康熙字典中收的四万七千多字,就是很长很长的长尾。据说《鲁迅全集》总共用到的汉字是七千七百来个,这是二十世纪作家中最有学问,用汉字最多的文学巨匠,即便这样,康熙字典中还剩那四万来个字没有动用。但就是那没有动用的四万来字,保证着那几千常用字的意义。海明威喜欢用冰山理论来形容文学创作,露出水面的八分之一和水下的八分之七构成厚积薄发的态势。其实冰山理论来说明常用字和生僻字的关系也很贴切,常用字必须浸泡在十倍于它的庞大字库中,才能时时焕发出其活力。
    (5)单个地说,哪些僻字对今人有意义,或者说汉字听写大会所光顾的那些生僻字对现代汉语的发展有什么特别的功用,那是无稽之谈。因为脱离了日常生活语境,或者说脱离了特定的语境和语用,(    )。那些得以留存的生僻字词,记录了我们古人的各种探索和尝试,也表明人类文化演进的复杂性和不可通约性。文化的发展是创造和淘汰并行的,淘汰的旧文化有时在某些境遇中,又重新露头,成为文化焕发活力的新因素,文化神秘的伟力有时就缘于偶然性和突变性之中。
    (6)我想,随着汉字听写比赛的深入,汉赋中的那些古奥冷僻的词语或许也会不甘寂寞,纷纷登场?当然很难说这么做,一定是好或者不宜,因为许多现象不必轻易作价值判断。作为一档竞技节目,我认可这样的说法,即听写那些相对常用的,而又容易写错读错或互相混淆的词语,这样对于规范我们的语言更有帮助。毕竟僻字不是为了竞技节目而存在。汉字听写比赛只会时兴一阵,而僻字作为人类文化的化石,则会长久流传下去。
    (7)没有进入日常生活用语的僻字,像是古董,古董除了年代久远,也有奢侈的意味。古董的价值是不确定的,不过对于收藏者来说,还有那么一段情怀。古董除了供摆设、观赏,大多数时候是压在库房,僻字的情形也相似,压在古文献和辞书中,难见天日。不过有些也许还能重新融入我们的语言交流系统之中,就因为它们是抽象的符号系统,在语用过程中会产生奇妙的变化。
    (8)在当今的媒介学理论中,有所谓热媒介和冷媒介的说法,据说热媒介清晰度高,冷媒介清晰度低。麦克卢汉认为象形文字或会意之类的文字属于冷媒介,拼音文字则是“热烈而爆发性的媒介”,这种武断的划分方式,真是令人吃惊。将世界语言文字的丰富性居然作如此简单地二分,需要什么样的勇气啊!某种意义上说,世界历史的丰富性就包含在语言的丰富性之中,当然也包含在那些僻字之中,僻字的产生和弃用,显示了文化演进的某种轨迹。从当下效用的角度讲,我们倡导语言文字的简便实用,但是不必为了简便实用而否决博大精深的古代文化。
    (见2014第11期《读书》,有删节)

【问题】
    1、分析第(1)段中加粗字“光顾”在文中的含义。(2分)
    2、对第(4)段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用“长尾理论”作类比意在表明经济学与文字学有相通之处。
    B.用汉字表、《康熙字典》与常用汉字的比较说明后者较少。
    C.以《鲁迅全集》使用汉字数量之大论证鲁迅是现代文学巨匠。
    D.用冰山理论说明大量生僻字对激发常用汉字生命活力的必要性。
    3、把下列语句组织起来填入第(5)段括号中,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
    ①但是所有的文字都记载了先人的生活历程和开拓精神
    ②也难说今后会派上什么用场
    ③反映了我们祖先的创造能力
    ④文字是没有固定不变的意义
    A.①③④②
    B.④②①③
    C.④①③②
    D.①④③②
    4、概括作者对“汉字听写大会”等电视节目的看法。(3分)
    5、第⑦段将僻字比作古董,体现僻字(    )与(    )的特点。(2分)
    6、结合文章内容,推断作者对“囧”、“槑”等僻字成为网络热词现象所持的观点。(4分)

【参考答案】
    1、看到、关注(2分)
    2、D(3分)
    3、B(3分)
    4、不能轻易作价值判断;将僻字换成容易写错读错或互相混淆的常用词对规范汉字更有帮助。(3分)
    5、产生之早,存而不用。(2分)
    6、有些僻字由于偶然的因素重新回到我们的语言生活中,这是文化发展的独特魅力。(4分)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选古文小品序
  • 下一篇:父亲的歌
  • 【推荐文章】

  • 秋兴八首(其六)

    【原文】 秋兴八首(其六)① 杜甫 瞿塘峡口曲江②头,万里风烟接素秋③。 花萼④夹...

  • 夜归

    【原文】 夜归 钱澄之 江上霜飞吹客衣,菰蒲艇子夜深归。 征鸿暗叫寻行度,野鸭齐惊...

  • 古歌

    【原文】 古歌 秋风萧萧愁杀人,出亦愁,入亦愁。 座中何人,谁不怀忧?令我白头。 ...

  • 北塘避暑

    【原文】 北塘避暑 韩琦 尽室林塘涤暑烦,旷然如不在尘寰。 谁人敢议清风价,无乐能...

  • 书边事

    【原文】 书边事 张乔 调角断清秋,征人倚戍楼。春风对青冢,白日落梁州②。 大漠无...

  • 终南山

    【原文】 终南山 王维 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

  • 【最新文章】

  • 秋兴八首(其六)
  • 夏馥,字子治,陈留圉人也。少为诸生,质直不
  • 老字号是指具有悠久历史,在传承中形成了独特
  • 俗世奇人:弹弓杨
  • 鼠标、笔杆与国学
  • 淡之美
  • 夜归
  • 古歌
  • 填词,首要的是选定词牌。词牌有两个作用:一
  • 晚秋
  • (3)我国古代散文中,有许多描写景物的佳句
  • 4.下面图表是中国天气网发布的2018年5月1日河
  •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 春秋时期,我国思想家已明确提出以人为本的观
  • 上半年,全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累计完成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