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灵魂的伤痕

发布时间:2021年12月15日  更新时间:2023年1月1日
作者:卢隐  文章ID:56013  浏览:

【原文】
    灵魂的伤痕
    卢隐
    ①我没有事情的时候,往往喜欢独坐深思,这时我便把我自己站在高高的地方,——暂且和那旅馆作别,不轩敞的屋子——矮小的身体——和深闭的窗子——两只懒睁开的眼睛——我远远地望着,觉得也有可留恋的地方,所以我虽然和他是暂别,也不忍离他太远,不过在比较光亮的地方,玩耍些时,也就回来了。
    ②有一次我又和我的旅馆分别了,我站在月亮光底下,月亮光的澄澈便照见了我的全灵魂。这时自己很骄傲的,心想我在那矮小旅馆里,住得真够了,我的腰向来没伸直过,我的头向来没抬起来过,我就没有看见完全的我,到底是什么样子,今天夜里我可以伸腰了!我可以抬头了!我可以看见我自己了!月亮就仿佛是反光镜,我站在他的面前,我是透明的,我细细看着月亮中透明,自己十分的得意。后来我忽发现在我的心房的那里,有一个和豆子般的黑点,我不禁吓了一跳,不禁用手去摩,谁知不动还好,越动着这个黑点越大,并且觉得微微发痛了!黑点的扩张竟把月亮遮了一半,在那黑点的圈子里,不很清楚的影片一张一张地过去了,我把我所看见的记下来:——
    ③眼前一所学校门口挂着一个木牌,写的是:“京都市立高等女学校”。我走进门来,觉得太阳光很强,天气有些燥热,外围的气压,使得我异常沉闷,我到讲堂里看她们上课,有的做刺绣,有的做裁缝,有的做算学,她们十分的忙碌,我十分的不耐烦,我便悄悄地出了课堂的门,独自站在院子里,想藉着松林里吹来的风,和绿草送过来的草花香,医医我心头的燥闷。不久下堂了,许多学生站在石阶上,和我同进去的参观的同学也出来了,我们正和她们站个面对面,她们对我们做好奇的观望,我们也不转眼地看着她们。在她们中间,有一个穿着紫色衣裙的学生,走过来和我们谈话,然而她用的是日本语言,我们一句也不能领悟,石阶上她的同学们都拍着手笑了。她羞红了两颊,低头不语,后来竟用手巾拭起泪来,我们满心罩住疑云,狭窄的心,也几乎进出急泪来!
    ④我们彼此忙忙地过了些时,她忽然蹲在地下,用一块石头子,在土地上写道:“我是中国厦门人。”这几个字打到大家眼睛里的时候,都不禁发出一声惊喜,又含着悲哀的叹声来!
    ⑤那时候我站在那学生的对面,心里似喜似悲的情绪,又勾起我无穷的深思。我想,我这次离开我自己的家乡,到此地来,不是孤寂的,我有许多同伴,我,不是漂泊天涯的客子,我为什么见了她——听说是同乡,我就受了偌大的刺激呢?……但是想是如此想,无奈理性制不住感情。当她告诉我,她在这里,好像海边一只雁那么孤单,我竟为她哭了。她说她想说北京话,而不能说,使她的心急得碎了,我更为她止不住泪了!她又说她的父母现在住在台湾,她自幼就看见台湾不幸的民族的苦况,……她知道在那里永没有发展的机会,所以她才留学到此地来,……但她不时思念祖国,好像想她的母亲一样,她更想到北京去,只恨没有能力,见了我们增无限的凄楚!她伤心得哭肿了眼睛,我看着她那暗淡的面容,莹莹的泪光:我实在觉得十分刺心,我亦不忍往下看了,也忍不住往下听了!我一个人走开了,无意中来到一株姿势苍老的松树底下来。在那树荫下,有一块平滑的白石头,【石头旁边有一株血般的红的杜鹃花,正迎风作势】;我就坐在石上,对花出神;无奈兴奋的情绪,正好像开了机关的车轮,不绝地旋转。我想到她孤身作客——她也许有很好的朋友,但是不自然的藩篱,已从天地开始,就布置了人间,她和她们能否相容,谁敢回答呵!
    ⑥她说她父亲现在台湾,使我不禁更想到台湾,我的朋友招治,——她是一个台湾人——曾和我说:“进了台湾的海口,便失了天赋的自由;若果是有血气的台湾人,一定要为应得的自由而奋起,不至像夜般的消沉!”“唉!这话能够细想吗?我没有看见台湾人的血,但是我却看见眼前和血一般的杜鹃花了:我没有听见台湾人的悲啼,我却听见天边的孤雁嘹栗的哀鸣了!”
    ⑦呵!人心是肉作的。谁禁得起铁锤打,热炎焚呢?我听见我心血的奔腾了,我感到我鼻管的酸辣了!我也觉得热泪是缘两颊流下来了!
    ⑧天赋我思想的能力,我不能使他不想;天赋我沸腾的热血,我不能使他不沸;天赋我泪泉我不能使他不流!
    ⑨呵!热血沸了!
    ⑩泪泉涌了!
    11我不怕人们的冷嘲,也不怕泪泉有干枯的时候。
    12呵!热血不住地沸吧!
    13泪泉不竭地流吧!
    14万事都一瞥过去了,只灵魂的伤痕,深深地印着!
    【注释】庐隐(1898年5月4日~1934年5月13日),五四时期著名作家。本文是她教书之余在日本旅游后所作,发表于1922年8月11日第46期《时事新报﹒文学旬刊》。

【问题】
    11.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第⑤段划线句。(4分)
    12.以第⑦——12段为例,从语言运用的角度评析本文的抒情方式。(4分)
    13.分析本文的结构特点。(5分)
    14.结合全文,分析标题“灵魂的伤痕”的含义。(3分)

【参考答案】
    11.    4分
    【答案示例】划线句移情于景、托物言志,花的色彩、姿态融入了作者强烈的不可遏抑的情感,含蕴着对日本侵略者的痛恨、对台湾同胞的同情和与台湾同胞骨肉团聚的志愿。划线句又暗用杜鹃啼血的典故,写出失去祖国、思念祖国的台湾同胞的凄楚悲痛。(4分)
    【答案示例】“血般的红”是作者的心在滴血,“迎风作势”是作者的情感在作势。这句融情于景,为台湾同胞沦为亡国奴、为他们的孤苦凄惨而伤痛。这句又用典故,以杜鹃鸟喻台湾同胞,表达了台湾同胞失去祖国的凄楚和心怀祖国的信念。(4分)
    【答案示例】杜鹃花血红的色彩迎风作势的动态,与台湾学生凄楚黯淡的形象弋、苍老的松榭等形成反衬,更突出了台湾同胞的凄惨、内心的悲痛,凸显了作者内心强烈的难以忍受的刺痛。作者又借花抒情,把自己被痛苦浸透的心灵写得生动形象。(4分)
    12.    4分
    【答案示例】用叹词“呵”语气助词“吧”,以人心是肉傲的却被铁锤打热炎焚、泪泉千枯来比喻夸张,以“天赋我……,我不能……’’排比反复,强烈而直接地抒发了内心的痛苦。这种抒情,不加丝毫的掩饰(直抒胸臆,一任情感宣泄,心中的悲愤情绪喷溢而感,激切直露,等等),以滚烫的文句倾诉着赤诚的爱国之情。强烈的爱国情同胞情与语言形式美达到完美统一。
    13.    5分
    【答案示例】本文以情感的发展结构全文,简单平实。第一段写自己往往在坐深思时离开旅馆,第二段承上启下写自己离开旅馆而心房里的黑点扩大,引出,3至6段的“影片”。回忆中的叙事、写景也紧紧围绕自己的情感,第六段“招治”的话把感情推向高潮,七至十三段感情奔泻而出,直抒胸臆。最后一段以“万事”“只”总结台湾沦丧在自己的生命中为不能泯灭的痛苦。全文由压抑到诉说到宣泄到凝结于灵魂,随情赋事,层层推进。【4分】
    结构特点2分;结合文章具体分析3分。特点:自然流畅;简单平时;随情感的发展结构全文。
    14.    3分
    【答案示例】指追求自由光明的精神受到扼制,更是面对台湾同胞失去祖国而处于水深火热中的境况,精神受到深深的伤痛。精神伤痛的核心是拳拳的民族忧患意识,它印入灵魂,刻入生命,永不泯灭。(3分)
    说明:此时的庐隐带有五四女性特有的独立意识和压抑感,灵魂的伤痕有这方暖的意思。但考虑到中学生的实际,答到给分,不答到也不扣分。主要依据下列要点评分:台湾沦丧、同胞受难的精神痛苦;生命最深处受到的永久伤害。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湄公河行动》:主流电影的良心品质
  • 下一篇:金错刀行
  • 【推荐文章】

  • 山中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

    【原文】 山中 [唐]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初至巴...

  • 最好的结果

    【原文】 最好的结果 莫小米 那一天,父亲走失了。 父亲是去邻村喝喜酒的,本来是跟村...

  • 品味遗憾

    【原文】 品味遗憾 ①遗憾,字典上的解释是 不称心 、 大可惋惜 (的心理),既然如...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原文】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 铁如意

    【原文】 铁如意① 谢翱 仙客五六人,月下斗婆娑。 散影若云雾,遗音杳江河。 其一起...

  • 水调歌头·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原文】 水调歌头 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程珌 天地本无际,南北竟谁分?楼前多景...

  • 【最新文章】

  • (一)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
  • 4、请从下列句子中各找出一个与“遍插茱萸少
  • 5、探究字形背后的文化信息,可以帮助我们更
  • 告别是一种心情,告别也是一种决定。【雨季是
  • [材料一]习总书记说:“古诗文经典已融入中华
  • 山中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
  • 2007年2月27日凌晨4点(委内瑞拉当地时间26日
  • 为了激发学生阅读中国四大名著的兴趣,李老师
  • 准备月亮,就变出月亮
  • 最好的结果
  • 4、请用一句话提取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 8、中考临近,为了节省时间,晚自习前小明家
  • 令人警惕的网络低俗语言
  • 品味遗憾
  • 用文化产品彰显“存在感”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