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清代学者沈祥龙认为上乘的咏物词,“凡身世之感,君国之忧,隐然

发布时间:2021年12月16日  更新时间:2023年1月1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56094  浏览:

【问题】
    清代学者沈祥龙认为上乘的咏物词,“凡身世之感,君国之忧,隐然蕴于其内,斯寄托遥深”(《论词随笔》)。请简要赏析陈子龙《念奴娇·春雪咏兰》咏物“寄托遥深”的特点。(4分)
    念奴娇·春雪咏兰
    明朝·陈子龙①
    问天何意,到春深,千里龙山飞雪?解佩凌波②人不见,漫说蕊珠宫阙。楚殿烟微,湘潭月冷,料得都攀折。嫣然幽谷,只愁又听啼鴂③。
    当日九畹④光风,数茎清露,纤手分花叶。曾在多情怀袖里,一缕同心千结。玉腕香销,云鬟雾掩,空赠金跳脱⑤。洛滨江上,寻芳再望佳节。
    【注释】①陈子龙:明末官员、诗人、词人、散文家。明崇祯年间任兵科给事中。清兵陷南京,他和太湖民众武装组织联络,开展抗清活动,事败后被捕,永历元年(公元1647年)5月13日投水殉国。②解佩:用刘向《列仙传》典故,指解佩相赠的汉皋游女;凌波:用曹植《洛神赋》典故,指凌波微步的洛水宓妃。③鴂:杜鹃。④“九畹”用《离骚》典故:“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⑤“金跳脱”,一种妇女戴的首饰。

【参考答案】
    【示例】词题为“春雪咏兰”,寄寓了作者亡国之痛、故国之思与复国之志(1分)。上片营造了“春深”“飞雪”,兰花凋零、美人不见的意境,饱含亡国的悲愤(1分);下片将香草美人结合起来,表现了忠贞的气节,“洛滨江上”两句表达了振奋精神,争取抗清复国的愿望(1分)。立意高远,寄寓遥深(1分)。
    评分说明:“飞雪”、“美人”、“兰草”等意象1分,亡国之痛与复国之志1分,能结合具体内容分析1分,艺术效果1分。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清代民族英雄林则徐有一副著名的自勉联,其上联【 】出自《庄子
  • 下一篇:根据洪迈《容斋随笔》可知,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的原因有
  • 【推荐文章】

  • “今君抱何恨”中的“恨”有哪些内涵,请结合

    【问题】 15. 今君抱何恨 中的 恨 有哪些内涵,请结合全诗概括。(6分) 赠别贺兰铦...

  • 下面是美国学者埃德加·戴尔(Edgar Dale)19

    【问题】 21、下面是美国学者埃德加 戴尔(Edgar Dale)1946年以语言学习为例提出的 ...

  • 根据下面的思维导图,为“一分钟试卷”下定义

    【问题】 22. 一分钟试卷 是当下比较流行的一种测试形式。根据下面的思维导图,为 一...

  • x-j-p主席说: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

    x-j-p主席说: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英雄是...

  • 惩恶扬善是我国文学创作的优秀传统,从边城

    【问题】 惩恶扬善 是我国文学创作的优秀传统,请从《边城》《红楼梦》《呐喊》中任...

  • 2020年是脱贫攻坚年,请你为一线扶贫工作者写

    【问题】 22.2020年是脱贫攻坚年,请你为一线扶贫工作者写一段抒情文字。要求:感情...

  • 【最新文章】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从内外两个方面说明
  • 李白《蜀道难》中,描绘了水石激荡,山谷空鸣
  • 简要分析杜甫《愁》中诗人“愁”从何而来。(
  • 苏颂任吏部兼侍读时在奏章中向皇帝提出了怎样
  • 冯骥才《留下长江的人》最后作者说“将来的人
  • 冯骥才《留下长江的人》第②段在文中有计么作
  • 给语言经济学下一个简要定义。
  • 在《赤壁赋》中,苏轼与客在赤壁之下泛舟,由
  • 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杜甫用【】两句诗
  • 在《劝学》中,荀子指出【】皆因心思浮躁,以
  • 古代文人有寄情于物的传统。诗中对白鹇的描写
  • 赵biàn对待周敦颐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 卡尔维诺《被施了魔的花园》中的矛盾冲突通常
  • 卡尔维诺《被施了魔的花园》中,赛来内拉和乔
  • 讲好一个故事需要考虑三种主体,据此分析李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