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纵囚论

发布时间:2021年12月20日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15日
作者:欧阳修  文章ID:56314  浏览:

【原文】
    纵囚论①
    【宋】欧阳修
    ①信义行于君子,而刑戮施于小人。刑入于死者,□罪大恶极,此又小人之尤甚者也。宁以义死,不苟幸生,而视死如归,此又君子之尤难者也。
    ②方唐太宗之六年,录大辟囚三百余人,纵使还家,约其自归以就死。是以君子之难能,期小人之尤者以必能也。其囚及期,而卒自归无后者,是君子之所难,而小人之所易也。此岂近于人情哉?
    ③或曰:“罪大恶极,诚小人矣;及施恩德以临之,可使变而为君子。盖恩德入人之深,而移人之速,有如是者矣。”曰:“太宗之为此,所以求此名也。然安知夫纵之去也,不意其必来以冀免,所以纵之乎?又安知夫被纵而去也,不意其自归而必获免,所以复来乎?夫意其必来而纵之,是上贼②下之情也;意其必免而复来,是下贼上之心也。吾见上下交相贼以成此名也,乌有所谓施恩德与夫知信义者哉?不然,太宗施德于天下,于兹六年矣,不能使小人不为极恶大罪;而一日之恩,能使视死如归而存信义,此又不通之论也!”
    ④“然则何为而可?”曰:“纵而来归,杀之无赦;而又纵之,而又来,则可知为恩德之致尔。然此必无之事也。若夫纵而来归而赦之,可偶一为之尔。若屡为之,则杀人者皆不死,是可为天下之常法乎?不可为常者,其圣人之法乎?是以尧舜三王之治,必本于人情,不立异以为高,不逆情以干誉。”
    注:①纵囚:史书记载唐太宗曾假释数百死囚,囚犯人归家后全部按时返回,最终赦免了他们。②贼:指窥察。

【问题】
    21.可填入第①段方框处的虚词是(    )。(1分)
    A.且
    B.则
    C.乃
    D.而
    22.分析第①段的作用。(3分)
    23.对第②段所用论证方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以唐太宗纵囚的事例,证明死囚应约就死的难能可贵。
    B.引用唐太宗纵囚的史料,证明小人也可以转化为君子。
    C.将君子和死囚进行对比,证明死囚应约的表现违背人情。
    D.将君子和死囚进行类比,证明仁君对臣民不能有所偏见。
    24.概括第③段驳论的思路。(4分)
    25.根据文意,分析作者的写作意图,以下选项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借古讽今,指出治理国家要顺应人情、严肃法制。
    B.借古抒怀,感慨统治者实施恩德只是为邀取名声。
    C.点评历史人物,表明唐太宗虽有善行,不及尧舜仁德。
    D.探究历史规律,提倡道德教化要基于人情、行于日常。

【参考答案】
    21.C
    22.指出“死囚”罪大恶极的特点和“守义赴死”难于一般信义要求的高尚性质,引出下文对唐太宗纵囚shì jiàn不合情理之处的论述。
    23.C
    24.先推勘唐太宗与死囚的心理活动,一针见血地指出纵囚与自归的动机各是邀取名声与侥幸求生,并非施恩德和讲信义;接着将太宗六年深德与一日浅恩相比,以太宗在位六年的恩德教化并没有消弭小人犯极恶大罪的事实,反衬出纵囚一举忽然使小人视死如归的不合情理,证明死囚自归并非出于恩德感化,由此批驳了“太宗施加恩德而使小人迅速变为君子”的观点。
    25.A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①郭原平字长泰,性闲木功,佣赁以给供养。主人设食,原平自以家
  • 下一篇:和谐天人:对自然的亲近——感悟我们身边的传统节日
  • 【推荐文章】

  • 渔翁

    【原文】 渔翁① 柳宗元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②...

  • 初晴游沧浪亭

    【原文】 初晴游沧浪亭 苏舜钦 夜雨连明春水生,娇云浓暖弄阴晴。 帘虚日薄花竹静,...

  • 金陵驿

    【原文】 金陵驿① 文天祥 草合离宫②转夕晖,孤云飘泊复何依? 山河风景元无异,城...

  • 寄陈伯玑金陵

    【原文】 寄陈伯玑金陵 (清)王士禛 东风着意吹杨柳,绿到芜城①第几桥? 欲折一枝...

  • 赠别友人

    【原文】 赠别友人 卢纶【1】 愁听千家流水声,相思独向月中行。 侵阶暗草秋霜重,遍...

  • 宿武阳即事

    【原文】 宿武阳即事 [唐]孟浩然 川暗夕阳尽,孤舟泊岸初。岭猿相叫啸,潭嶂似空虚。...

  • 【最新文章】

  • 重测珠峰“身高”,这些看点别错过!
  • 作为宋代词人中的杰出代表,苏轼开创性地将“
  • 姚崇尝有子丧,谒告十余日,政事委积,卢怀慎
  • 渔翁
  • 【甲】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乙】晋太元中
  • 严密监视海岸线的“千里眼”
  • 材料一:近年来,以《战狼2》《红海行动》等
  • 蜜蜂的大脑仅有几毫克重,却可与哺乳动物一样
  • 不可忍
  • 徐旷,字文远,南齐司空孝嗣五世孙。父彻,梁
  • 漫说姓名文化
  • 但丁的目光
  • 幽居初夏
  • 24.右图是漫画《包“懒”》(作者:朱慧卿)
  • 25.中国“和”文化源远流长,丰富多彩,“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