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殊《山亭柳·赠歌者》主要运用了哪种写作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
作者:未知 文章ID:58554 浏览:
【问题】
(2)晏殊《山亭柳·赠歌者》主要运用了哪种写作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
山亭柳·赠歌者
晏殊
家住西秦,赌①博艺随身。花柳②上,斗尖新。偶学念奴声调,有时高遏行云。蜀锦缠头无数,不负辛勤。数年来往咸京道,残杯冷炙漫销魂。衷肠事,托何人?若有知音见采,不辞遍唱《阳春》。一曲当筵落泪,重掩罗巾。
注:本词作者写作时年已衰老,政治失意。①赌,与人竞赛。②花柳,借指欢场上的歌舞技艺。
【参考答案】
【解析】对比的手法,上阕写歌者高超的技艺;下阕写“若有知音见采,不辞遍唱《阳春》。一曲当筵落泪,重掩罗巾”,表现了歌者难有知音内心的痛苦。通过诗词之后的注解,“本词作者写作时年已衰老,政治失意”,可见诗人要通过对歌者的同情抒发自己政治失意的苦闷。
失分点提醒:本题失分点在作者情感的正确理解上。作者写这首词,有对歌女的欣赏和同情,更多的是借此抒发自己的感伤。学生往往不能分析出更深层次的情感,要结合诗词之后的注解,做到知人论世。
【答案】运用对比或对照写作手法,作者将歌者曾经自负得意与如今四处奔波、知音难觅的前后际遇相对照,既表达了对歌者的欣赏与同情,也借此抒发了自己仕途失意、壮志难酬以及无人赏识的感伤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