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评论家认为汪曾祺《鉴赏家》应在“到季陶民坟上供一供”后即收
作者:未知 文章ID:58571 浏览:
【问题】
20.有评论家认为汪曾祺《鉴赏家》应在“到季陶民坟上供一供”后即收尾,现在这个结尾有些拖沓。对于这样的观点,你怎么看?请结合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5分)
【参考答案】
20.答案示例1
我不同意这样见解。(“多出来”的结尾写到三层意思:一是“季陶民死后,他的画价大增。日本有人专门收藏他的画”;二是叶三手上的季画都是神品,他断然拒绝了辻听涛的高价求购;三是叶三如愿与画一同埋进棺材。)
这样的结尾的优点是:
①袦人物关系:鉴赏家与画家是知音,叶三让画与自己生死相随,酬知己;
②深入刻画性格:叶三不为金钱所动,守信用,人格高尚,是真正的鉴赏家;
③深化小说主题,叶三民族大义,使小说的主题更加深刻、丰富,显出平淡朴素中的深长意味。
示例2
我同意这样的观点。现在这个结尾是有些拖沓,应该写到“到季陶民坟上供一供”后即收尾,现在这样写的缺点是:
①情节赘余:故事已经讲完,画蛇添足,显得多此一举。
②对人物形象的刻画,会产生负面作用;容易让读者产生错觉,认识叶三自私、顽固,只是为了满足个人的占有欲。
③不利于丰富主题。埋画虽在某种角度上体现民族大义,但不昨于文化的传承与传播,反映了国人思想意识的封闭狭隘,使主题显得单一。
(表明观点1分,分析原因每点2分,写2点即可得5分,如果考生分析其他的原因,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