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夜渡两关记

发布时间:2022年3月7日  更新时间:2023年7月1日
作者:程敏政  文章ID:59971  浏览:

【原文】
    夜渡两关记
    [明]程敏政
    予谒告南归,以成化戊戌冬十月十六日过大枪岭,抵大柳树驿时,日过午矣,不欲行。但问驿吏,吏绐言虽晚尚可及滁州也。上马行三十里,稍稍闻从者言,前有清流关,颇险恶多虎,心识之。
    抵关,已昏黑,退无所止,即遣人驱山下邮卒,挟铜征束燎①以行。山口两峰夹峙,高数百寻,仰视不极。石栈岖崟②,悉下马,累肩而上。仍相约,有警,即前后呼噪。适有大星光煜煜自东西流,寒风暴起,束燎皆灭,四山草木萧飒有声,由是人人自危,相呼噪不已,铜征哄发,山谷响动。行六七里,及山顶,忽见月出如烂银盘,照耀无际,始举手相庆;然下山犹心悸不能定者久之。予默计此关乃赵检点破南唐擒其二将处。兹游虽险,而奇当为平生绝冠。夜二鼓,抵滁阳。
    十七日午,过全椒,趋和州。自幸脱险即夷,无复置虑。行四十里,渡后河。见面山隐隐,问从者,云:“当陟此,乃至和州香林院。”已而,日冉冉过峰后,马入山嘴,峦岫回合,桑田秩秩,凡数村,俨若武陵、仇池,方以为喜。既暮,入益深,山益多,草木塞道,杳不知其所穷,始大骇汗。过野庙,遇老叟,问此为何山,曰:“古昭关也。去香林院尚三十余里,宜急行。前山有火起者,乃烈原以驱虎也。”时铜钲、束燎皆不及备。傍山涉涧,怪石如林,马为之避易;众以为伏虎,却顾反走,颠仆枕藉,呼声甚微,虽强之大噪,不能也。良久乃起,复循岭以行,谛视崖堑,深不可测,涧水潺潺,与风疾徐。仰见星斗满天,自分恐不可免。且念伍员昔尝厄于此关,岂恶地固应尔耶?尽二鼓,抵香林。灯下恍然自失,如更生者。
    噫!予以离亲之久,诸所弗计,冒险夜行,度二关,犯虎穴,虽濒危而幸免焉,其亦可谓不审也已!谨志之,以为后戒。(选自《篁敦程先生文粹》)
    [注]①铜钲:铜锣。束燎:火把。②岖崟(yín):山石险峻的样子。

【问题】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马为之避易    避易:退却
    B.自分恐不可免    分:分析
    C.心识之    识:记住
    D.吏绐言虽晚尚可及滁州也    绐:欺骗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悉下马累肩而上    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
    B.良久乃起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C.前山有火起者    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
    D.以成化戊戌冬十月十六日过大枪岭    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
    10.下列各句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告假归家,因急于见亲人,冒着危险连夜赶路,虽临近危险而能避免,但自省仍不够谨慎,所以认真将这件事记下来作为警戒。
    B.文章写夜过清流关时,始终无备而过,不想寒风暴起,人人自危,场面令人心悸。夜过昭关时,一行人吸取了前一次的教训,有备而过,谁知此地更为险恶。过关之后,竟有死里逃生之感,反衬出境地的险恶。
    C.作者描写景物以衬托险情,描写险情以突出人的感受。烘托气氛手法多样,途中并没有出现虎,但虎患无处不在,读之使人战战兢兢,惶惶然如临其境。
    D.作者分别用所过两关有关的历史典故来衬托心情:清流关是赵匡胤获胜之处,所以作者有此历虽险而奇冠平生的庆幸;昭关是伍子胥受厄之地,所以作者先“自分恐不可免”,后有“恍然自失,如更生者”的感受。
    11.(1)用“/”号给下列划横线的句子断句(3分)
    张仪已学而游说诸侯。尝从楚相饮,已而楚相亡璧。门下意张仪曰仪贫无行必此盗相君壁共执张仪掠笞数百。不服,释之。其妻曰嘻子毋读书游说安得此辱乎张仪谓其妻曰视吾舌尚在不其妻曰:“舌在也。”仪曰:“足矣!”(司马迁《史记》卷七十《张仪列传》)
    其妻曰嘻子毋读书游说安得此辱乎张仪谓其妻曰视吾舌尚在不其妻曰
    (2)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的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
    ①然下山犹心悸不能定者久之。(3分)
    ②众以为伏虎,却顾反走,颠仆枕藉。(4分)

【参考答案】
    8、B    料想
    9、A    都表修饰(B,才/竟然;C,判断句中表停顿/代词,促织;D,在/用)
    10.B    先有备而后无备
    11.(1)其妻曰:“嘻!子毋读书游说,安得此辱乎?”张仪谓其妻曰:“视吾舌尚在不?”其妻曰:
    (2)①但是下山的时候,还是长时间的心中害怕,不能平静。(3分)
    ②大家以为那里埋伏着老虎,转身逃跑,人们跌倒了,横七坚八地人压着人。(3分)
    【译文】
    我请假探亲回南方,在成化十四年十月十六日过大枪岭,到达大柳树驿站。当时时间已经过了正午,不想就此停下来,向驿站的小吏打听,小吏胡乱地说:“等天黑就能赶到滁州。”
    骑马走了三十里,渐渐听到随从有人说:“前面有处清流关,非常险要可怕,老虎多。”我记住这些。到了清流关,天色已暗下来,后退也没有住处,就派人把山下驿站的差役找来,带上铜锣、火把一同前进。山口两座山头相对有几百丈高,仰起头也看不到顶。山路险峻,大家都下马人踩着人肩似的往上爬。再三地约定:有紧急情况就大声喊叫前后呼应。恰巧有一颗大星,闪闪发亮地从东往西滑去。寒风突然刮起,火把全被吹灭了;四面山上的野草树木,发出簌簌的声音。这一下人人都感到可怕,互相叫喊不停来壮胆子,铜锣也一起敲响,山谷里到处震荡着回声,这样走了六七里,登上了山顶,忽然看见月亮,像一面光辉灿烂的银盘子,照耀着无边无际的大地,大家这才举起手来互相祝贺。可是下山以后还是心惊胆战,好久都没能平静下来。
    十七日中午,过了全椒县,往和州去。心里正庆幸离开险境走上平坦的路,不用再担心。走了四十里,渡过后河。只见面对着的山隐隐约约,问随从人员,他们说:“应当爬过这座山,才能到和州香淋院。”不久,太阳慢慢下山后,马进入山中,山峦重叠,桑树农田井然有序,总共有好几个村庄村,很像武陵、仇池,方才以为是可喜之事。到了晚上,往山里越走越深,山也越来越多,野草和树木把山路封堵,深远得看不到它的尽头,这才开始害怕得淌出汗来。路过一座野庙时,遇上一位老汉,问他:“这是什么山?”他说:“这就古时候的昭关。离香淋院还有三十多里,要快些走。前面山上有火烧起的地方,那是在放火赶老虎啊。”这时候,铜锣火把都来不及准备了,靠着山崖,沿着山沟,奇形怪状的石头一块连着一块,马被吓得往后躲避。大家以为那里伏着老虎,转身逃跑,跌倒的人横七竖八地,人压着人,叫喊的声音很低,即使强要他们大喊,他们也不敢大喊。过了好一会他们才爬起来,沿着山梁走,看看崖下的沟谷,深得没法知道;山涧里的水哗哗地流淌着,和风声一样时快时慢。抬头看见满天星斗,自己估计这一回难逃危险了,同时想起当年伍子胥曾经在这里被困,难道人在险恶的地势就应该这样受苦吗?二更时分,到达香林院。在灯下忽然清醒放松下来,就像重新活了过来一样。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夏夜
  • 下一篇:梧桐
  • 【推荐文章】

  • 【原文】 愁 杜甫 江草日日唤愁生,巫峡泠泠非世情。 盘涡鹭浴底心性?独树花发自分...

  •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原文】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李白 请以双白璧,买君双白鹇。 白鹇白如锦,白雪耻容颜...

  • 滕王阁诗

    【原文】 滕王阁诗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

  • 高阳台·送陈君衡被召

    【原文】 高阳台 送陈君衡被召① 周密 照野旌旗,朝天车马,平沙万里天低。宝带金章...

  • 送耿晦之守湖州

    【原文】 送耿晦之守湖州 徐祯卿(明) 远下吴江向雪川,高秋风物倍澄鲜。 鵁鶄①菰叶...

  • 鹧鸪天

    【原文】 鹧鸪天 朱敦儒[注] 画舫东时洛水清。别离心绪若为情?西风挹泪分携后,十夜...

  • 【最新文章】

  • 苏颂字子容,泉州南安人。第进士,知江宁县。
  • 留下长江的人
  • 材料一:关于语言经济学的由来,学界都普遍认
  • 中国上下五千年,拥成自己的灿烂文化,古代常
  • 说到人类大脑,你一定能联想到这种坚果——核
  •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 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人。元名敦实,避英
  • 被施了魔的花园
  • 材料一:理论上,讲好一个故事需要考虑三种主
  • 中国画有“山水画”这一门类。为什么叫“山水
  • 民间有种说法,有外伤不能吃酱油,否则伤口会
  • 滕王阁诗
  • 《曾国藩家书·致诸弟》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