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赏析李商隐《重有感》颈联的修辞手法及效果。(3分)
作者:未知 文章ID:60233 浏览:
【问题】
(2)试赏析李商隐《重有感》颈联的修辞手法及效果。(3分)
重有感①
李商隐
玉帐牙旗②得上游,安危须共主君忧。
窦融表已来关右,陶侃军宜次石头。
岂有蛟龙愁失水?更无鹰隼与高秋!
昼号夜哭兼幽显,早晚星关雪涕收。
[注]
①这首诗与《有感二首》有直接的联系,议论的对象依然是“甘露之变”,故以“重有感”为题。大和九年(835)唐王朝内部发生“甘露之变”,一些官员密谋诛灭宦官事败,族灭株连者千余人。宦官盘踞禁宫,挟制皇帝。
②玉帐牙旗:是说刘从谏握有重兵,为一方雄藩。开城元年(836),昭义军节度使刘从谏两次上表,指斥宦官,表示要“以死清君侧”,宦官仇士良等警惕畏惧,有所收敛。
【参考答案】
(2)(任答其中一种即可,手法、举例、效果各1分)
①比喻。
“蛟龙愁失水”比喻皇帝受制于宦官,失去权力和自由;
“鹰隼与高秋”比喻朝廷将领奋起反击宦官。
委婉隐晦地表达了自己的不满和积极进军的主张
②反问、反语。
前句“岂有”,是说眼下的事实根本不应出现,表达了强烈的义愤和对这种局面的不能容忍;后句“更无”是说理应出现竟未出现的局面,表达深切的忧愤和失望。
③对仗。
讲求对仗精工是李商隐律诗的特点,用词、意象严密精切,
如“蛟龙”“鹰隼”,“岂有”“更无”,锤炼照应,颇有追慕杜律沉郁顿挫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