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你对老汉砸车行为看法如何,请选取合适的角度,阐述你的看法。

发布时间:2022年3月24日  更新时间:2023年7月1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60412  浏览:

【问题】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4分)
    古有“冲冠一怒为红颜”,今有“冲冠一怒为红灯”:7月9日晚,兰州一老教师手拿砖块站在斑马线上,只要有车辆闯红灯经过,便用砖块砸向违章车辆。直到目前,警方尚未追究老人责任,车主们也没有找老人赔偿。(7月12日《兰州晨报》)
    “拍砖”老教师,年过七旬,“一砸成名”。面对记者老人坦承:“我只砸车体,不砸玻璃,砸玻璃会伤及路人和车内的人。计划中,打算连砸一周。”看来老教师粗中有细,砸车是“有预谋”的,而非一时冲动,见车就砸。
    各大网站就此进行的专题调查结果,呈现出一个令人尴尬的景象:调查显示,33万人中有16万人支持老人砸车行为——闯红灯的司机拿他人性命当儿戏,应该受到教训,砸得好砸得解气;仅有6万多人认为老人行为过激——砸车违法,不应提倡。
    之所以说这个结果不尴不尬,是因为面对飞向车辆的愤怒而暴力的板砖,大部分参与调查的网民,竟然与事发现场的围观民众发出了一样的“叫好声”,当然据老人讲,现场的人们更踊跃,“还有人响应我,同我一起砸,也有给我找石头、递水的。”我们很难相信,这就是我们这个大力倡建的法治社会的民众基础,难道说这些人的法律理性如此淡漠,竟不知砸车违法,甚至会无意伤人吗?哪怕你砸得再小心,也会总有失手的时候吧?
    你对老汉砸车行为看法如何,请选取合适的角度,阐述你的看法。(要求:表达简明连惯,言之成理,100字左右)

【参考答案】
    21.示例一、为砸车老汉叫好
    违章闯红灯已成社会的痛楚。退休老教师的行为不仅仅代表其个人行为,更是对群体利益的维护。其不仅砸中了随意通行的车辆,更砸中了我国疲软的相关法律法规。要治理交通违法,靠臆想的提高文化素质,靠人伦道德来达到自觉,是痴心妄想。在大众事件面前,依然要靠法律的处罚力度与执法公正、公平,才能杜绝此类现象的不断发生。当执法不严或不到位时,只能为老汉的行为叫好,因为这是公共安全在诉求无门之下的无奈之举。
    示例二、执法不严才飞起民间板砖
    飞起板砖,消除心中的愤恨,也是一种无奈的抗拒方式。对此,政府部门应深刻反思。如果不是相关政府部门对交通安全漏洞长期忽视,就不会引起群众如此的愤怒。砸车事件告诉我们,政府职能缺失的地方极易滋生群体性对立的土壤,而长期的对立,结果很可能导致一方以非理性的行为造成社会的不和谐。闯红灯的代价或许是无辜生命的丧失,倘若没有老汉如此的行为,不知需要多少“冤魂”才能换来有关部门对此路段的重视。构建和谐社会,政府部门必须先行。
    示例三、老人砸违章车是一种“道德暴力”
    老人手拿砖块砸违章车的“壮举”不值得提倡,它是一种渐成气候的“道德法官意识”,是道德暴力对于法律尊严的践踏和亵渎,是人性之丑主导的“道德裁判”,值得好好反省。老人用砖头砸车是一种用个人的理念和“不平”事抗争的表现,这毫无疑问是不可取的,毕竟我们生活在法治时代,有很多相关法律规范着我们的行为,即使是“不平”事也让相关部门处理,轮不到个人出手。以暴制暴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只会陷入另一个暴力之中,“平民暴力”虽然值得同情,但是很显然是不正确的,如果不加以制止,任其发展下去,法律的权威必然会受到冲击。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①奉献的精神需要奉献的能力来体现。②在海拔4000多米的高原上,
  • 下一篇:纳兰性德《酒泉子》上片用哪些意象营造了怎样的环境?(3分)
  • 【推荐文章】

  • “今君抱何恨”中的“恨”有哪些内涵,请结合

    【问题】 15. 今君抱何恨 中的 恨 有哪些内涵,请结合全诗概括。(6分) 赠别贺兰铦...

  • 下面是美国学者埃德加·戴尔(Edgar Dale)19

    【问题】 21、下面是美国学者埃德加 戴尔(Edgar Dale)1946年以语言学习为例提出的 ...

  • 根据下面的思维导图,为“一分钟试卷”下定义

    【问题】 22. 一分钟试卷 是当下比较流行的一种测试形式。根据下面的思维导图,为 一...

  • x-j-p主席说: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

    x-j-p主席说: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英雄是...

  • 惩恶扬善是我国文学创作的优秀传统,从边城

    【问题】 惩恶扬善 是我国文学创作的优秀传统,请从《边城》《红楼梦》《呐喊》中任...

  • 2020年是脱贫攻坚年,请你为一线扶贫工作者写

    【问题】 22.2020年是脱贫攻坚年,请你为一线扶贫工作者写一段抒情文字。要求:感情...

  • 【最新文章】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从内外两个方面说明
  • 李白《蜀道难》中,描绘了水石激荡,山谷空鸣
  • 简要分析杜甫《愁》中诗人“愁”从何而来。(
  • 苏颂任吏部兼侍读时在奏章中向皇帝提出了怎样
  • 冯骥才《留下长江的人》最后作者说“将来的人
  • 冯骥才《留下长江的人》第②段在文中有计么作
  • 给语言经济学下一个简要定义。
  • 在《赤壁赋》中,苏轼与客在赤壁之下泛舟,由
  • 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杜甫用【】两句诗
  • 在《劝学》中,荀子指出【】皆因心思浮躁,以
  • 古代文人有寄情于物的传统。诗中对白鹇的描写
  • 赵biàn对待周敦颐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 卡尔维诺《被施了魔的花园》中的矛盾冲突通常
  • 卡尔维诺《被施了魔的花园》中,赛来内拉和乔
  • 讲好一个故事需要考虑三种主体,据此分析李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