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论语》中节选的文字

发布时间:2022年5月14日  更新时间:2023年7月1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61749  浏览:

【问题】
    《论语》中节选的文字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冉有)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公西华)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曾皙)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23.“尔”虽是形容词词尾,但都很形象传神。“率尔”写出【    】,“铿尔”形容【    】。(2分)
    24.有人说:“曾皙的‘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是礼治的结果,是太平盛世的图景,这和当时隐居避世的接舆、长沮、桀溺等隐士们的理想从本质上看是完全一致的。”
    上述说法对孔子思想的理解是否正确,请简要说明理由。(3分)

【参考答案】
    23.子路的冒失
    曾皙推瑟发出的声音(状推瑟之声)
    24.不正确。曾皙所描绘的雍容暇豫的盛世气象,正体现了孔子的政治理想。孔子思想的主导面是积极入世,希望在政治上一展宏图,创造出一个太平盛世的世界,只是在“天下无道”时才去过一种清淡自适的生活。(2分)而接舆、长沮、桀溺等隐士们是怀着无为的襟怀主动选择避世的。(1分)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海因里希·伯尔《优哉游哉》带给你哪些生活或人生感悟?请结合作
  • 下一篇:下面是一则汽车的广告语,请从表达效果的角度予以点评。50个字
  • 【推荐文章】

  • “今君抱何恨”中的“恨”有哪些内涵,请结合

    【问题】 15. 今君抱何恨 中的 恨 有哪些内涵,请结合全诗概括。(6分) 赠别贺兰铦...

  • 下面是美国学者埃德加·戴尔(Edgar Dale)19

    【问题】 21、下面是美国学者埃德加 戴尔(Edgar Dale)1946年以语言学习为例提出的 ...

  • 根据下面的思维导图,为“一分钟试卷”下定义

    【问题】 22. 一分钟试卷 是当下比较流行的一种测试形式。根据下面的思维导图,为 一...

  • x-j-p主席说: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

    x-j-p主席说: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英雄是...

  • 惩恶扬善是我国文学创作的优秀传统,从边城

    【问题】 惩恶扬善 是我国文学创作的优秀传统,请从《边城》《红楼梦》《呐喊》中任...

  • 2020年是脱贫攻坚年,请你为一线扶贫工作者写

    【问题】 22.2020年是脱贫攻坚年,请你为一线扶贫工作者写一段抒情文字。要求:感情...

  • 【最新文章】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从内外两个方面说明
  • 李白《蜀道难》中,描绘了水石激荡,山谷空鸣
  • 简要分析杜甫《愁》中诗人“愁”从何而来。(
  • 苏颂任吏部兼侍读时在奏章中向皇帝提出了怎样
  • 冯骥才《留下长江的人》最后作者说“将来的人
  • 冯骥才《留下长江的人》第②段在文中有计么作
  • 给语言经济学下一个简要定义。
  • 在《赤壁赋》中,苏轼与客在赤壁之下泛舟,由
  • 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杜甫用【】两句诗
  • 在《劝学》中,荀子指出【】皆因心思浮躁,以
  • 古代文人有寄情于物的传统。诗中对白鹇的描写
  • 赵biàn对待周敦颐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 卡尔维诺《被施了魔的花园》中的矛盾冲突通常
  • 卡尔维诺《被施了魔的花园》中,赛来内拉和乔
  • 讲好一个故事需要考虑三种主体,据此分析李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