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括孔子对丧礼的要求(不得摘引原句),并分析提出这种要求的原
作者:未知 文章ID:64001 浏览:
【问题】
①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
曰:“安!”
“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
(《论语·阳货》)
②(子桑户、孟子反、子琴张三人为莫逆之交)子桑户死。未葬。孔子闻之,使子贡往侍事(助治丧事)焉。或编曲,或鼓琴,相和而歌曰:“嗟来桑户乎!嗟来桑户乎!而已反其真,而我犹为人猗!”子贡趋而进曰:“敢问临尸而歌,礼乎?”
(《庄子·大宗师》)
21.概括孔子对丧礼的要求(不得摘引原句),并分析提出这种要求的原因有哪些。(3分)
22.孟子反、子琴张在丧礼上的表现有何特点?他们这样做的原因有哪些?(3分)
【参考答案】
21.【答案】居丧期间,生活上戒除享受,尤其要停止娱乐活动。(1分)
亲人去世理应悲伤(1分);享乐会导致于心不安(1分)。
【解析】共3分。对丧礼的要求赋1分,原因赋2分。“对丧礼的要求”这个方面,答“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不给分,因为孔子这样讲是分析人之常情,而不是提出这样的要求。原因方面回答“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也不给分,这只是具体的表现,回答原因需要提炼出“悲伤”。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评价言说者观点态度的能力。
22.【答案】他们临尸鼓琴而歌,并无悲伤(答“不拘形迹”“放浪不羁”亦可)。(1分)
他们认为死亡是返回真境(或“反真”),是一种大解脱,所以泰然、欣然面对死亡,超脱地看待生死。(2分)
【解析】共3分。表现赋1分,原因赋2分。原因方面,答“反真”得1分,再答出“解脱”、“泰然面对死亡”“超脱地看待生死”中任意一种均可再得1分。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解读传统文化经典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