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材料二,谈谈你对“仁者”的理解。(4分)
发布时间:2022年8月1日 更新时间:2024年2月7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65082 浏览:
作者:未知 文章ID:65082 浏览:
【问题】
材料一:子见齐衰者、冕衣裳者与瞽者,见之,虽少,必作;过之,必趋。(《论语·子罕》)
材料二: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论语·雍也》)
【注】逝:前往。罔:糊涂。
21.“冕衣裳者”是指【 】。孔子遇到上述三类人,“虽少,必作;过之,必趋”,体现孔子【 】之心。(2分)
22.结合材料二,谈谈你对“仁者”的理解。(4分)
【参考答案】
21.贵族 仁爱或尊敬(每空1分)
22.仁者听到有人落井,就会前去救援,体现了爱人之心;因此也容易被小人欺骗。但仁者不会立马跳下去,而是在行动之前,仔细甄别,想想对策,因此不会是糊涂迷惘的人。(2分)由此可见,仁者不仅需要爱人,还需要智慧。(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