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景仁《杂感》中诗人抒写“杂感”时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举出
发布时间:2022年11月3日 更新时间:2023年7月1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68780 浏览:
作者:未知 文章ID:68780 浏览:
【问题】
15.黄景仁《杂感》中诗人抒写“杂感”时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举出其中的三种并做请简要分析。
杂感
黄景仁①(清)
仙佛茫茫两未成,只知独夜不平鸣。
风蓬②飘尽悲歌气,泥絮③沾来薄幸④名。
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
莫因诗卷愁成谶⑤,春鸟秋虫自作声。
[注]①黄景仁(1749—1783),少年时即负盛名,却屡应乡诗不中,为求生计四方奔波,在贫病交加中客死它乡。风蓬:蓬草随风飘转,比喻人被命运捉弄,踪迹不定。泥絮:被泥水沾湿的柳絮,比喻不会再轻狂。薄幸:对女子负心。谶:将来会应验的话。
【参考答案】
15.①首联直抒胸臆,点出本诗基调:无法参禅得道,心中的不平亦不能自抑;②颔联借物自比,揭示自己的漂泊身世和艰难处境;③颈联用典与反语再次直抒胸臆,表达白眼看人,书生无用、怀才不遇的愤慨不平之情;尾联借物自比,用欢愉春鸟与愁苦秋虫同样发声自比,再次将“不平则鸣”之气推向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