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认为“又将愁眼与春风”一句着一“愁”字,含蓄精妙。你同意
发布时间:2023年2月4日 更新时间:2024年1月1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71139 浏览:
作者:未知 文章ID:71139 浏览:
【问题】
⑴有人认为“又将愁眼与春风”一句着一“愁”字,含蓄精妙。你同意吗?请简述理由。(4分)
杏花天影
姜夔
丙午之冬,发沔口①。丁未正月二日,道金陵。北望淮楚,风月清淑②,小舟挂席,容与波上。
绿丝低拂鸳鸯浦,想桃叶、当时唤渡③。又将愁眼与春风,待去;倚栏桡,更少驻。
金陵路、莺吟燕舞。算潮水、知人最苦。满汀芳草不成归,日暮;更移舟,向甚处?
注:①沔口,今湖北汉口。②清淑,晴和。③桃叶,晋·王献之的爱妾。献之曾于渡口作歌一首赠桃叶,桃叶亦作歌回赠。后人因此称此渡口为桃叶渡。
【参考答案】
⑴同意。上片写景思人。“又将愁眼与春风”一句,与起句“绿丝”相呼应。(1分)春风乍到,柳芽欲绽还闭,恍似含愁,因而愁人所见的柳芽,自然也成为“愁眼”。(1分)这是一种移情作用。此处词人所云之愁,寄寓柳可再见而人难重觅,景物犹在而情事已非之愁恨,故着一“愁”字,含蓄精妙。(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