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定林》“真乐非无寄,悲虫亦好音”一联应怎样理解?
发布时间:2023年5月8日 更新时间:2024年1月1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74320 浏览:
作者:未知 文章ID:74320 浏览:
【问题】
15.王安石《定林》“真乐非无寄,悲虫亦好音”一联应怎样理解?请简要分析。(6分)
定林【注】
王安石
漱甘凉病齿,坐旷息烦襟。
因脱水边屦,就敷岩上衾。
但留云对宿,仍值月相寻。
真乐非无寄,悲虫亦好音。
【注】定林:寺院名,位于金陵(今南京)。北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王安石第二次被罢相后,常到此游憩。
【参考答案】
15.①意为真正的快乐并非无处寄托,悲鸣的虫声也可以成为悦耳的声音。(2分)②表达了诗人罢官后,寄情自然,享受自然的闲适愉悦之情,(2分)表现了诗人乐观旷达的胸襟。(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