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苏轼《浣溪沙·蔌蔌衣巾落枣花》,分析理解词人的形象特点。
发布时间:2023年8月28日 更新时间:2024年1月1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77452 浏览:
作者:未知 文章ID:77452 浏览:
【问题】
15.结合苏轼《浣溪沙·蔌蔌衣巾落枣花》,分析理解词人的形象特点。(6分)
浣溪沙·蔌蔌衣巾落枣花
苏轼①
徐门②石潭谢雨,道上作五首。潭在城东二十里,常与泗水增减清浊相应。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缲车③,牛衣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注]①苏轼时任徐州太守,公元1078年(北宋元丰元年)春天,徐州发生了严重旱灾,作为地方官的苏轼曾率众率众到城东二十里的石潭求雨。得雨后,他又与百姓同赴石潭谢雨。②徐门:即徐州③缲车:缫丝车。④牛衣:蓑衣之类。这里泛指用粗麻织成的衣服。
【参考答案】
15.①体恤民情,“求雨”“谢雨”
②勤于政务,“酒困路长”“日高人渴”
③谦和、平易近人,“敲门试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