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枕上偶成

发布时间:2023年9月6日  更新时间:2024年1月1日
作者:陆游  文章ID:77873  浏览:

【原文】
    枕上偶成
    陆游
    放臣不复望修门①,身寄江头黄叶村。
    酒渴喜闻疏雨滴,梦回愁对一灯昏。
    河潼②形胜宁终弃,③周汉规模要细论。
    自恨不如云际雁,南来犹得过中原。
    注:①修门:战国时楚国郢都城门。②河潼:指黄河、潼关,意即中原地带。③周汉规模:指历史上周朝、汉朝立国的规模。

【问题和参考答案】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起句突兀,读来自有一股愤然不平之气扑面而来。其实这对陆游来说,是蓄之也久,其发也烈。第二句中的“江头黄叶村”既点出寄身之处,也于景色中暗示了季节,并为尾联写雁伏笔。
    B.第三句意思是,酒后口渴,听到窗外疏雨声声觉得似乎能润一润喉咙,诗人于孤苦中感到些许的喜悦。
    C.颈联运用了设问的手法,一问一答,作者认为周汉两朝都以河潼为根基而逐鹿中原,统一天下,南宋朝廷对此应当认真思索.
    D.开篇“不复望修门”,写失望之深,而结尾又写自恨不如“犹得过中原”的雁,于矛盾中抒写了难忘国事的悲怆之情。
    E..这首诗先叙事,再议论,最后状景抒情,一气呵成,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渴望收复中原而又报效无门的痛苦之情。
    【答案】BC
    【解析】B:第三句的意思是说长时间没有酒喝如同渴之思水一样。C:反问而非设问。
    【考点】鉴赏诗歌的内容及手法
    15、这首诗主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分析。(6分)
    【答案】(1)贬谪之恨,贬逐之愁。(情感1分)“放臣不复望修门”透露出贬谪之愁恨。而“黄叶村”点出那江畔遍地黄叶的村庄便是“我”的托身之所,表达出一种无奈之情。(分析2分)
    (2)恢复中原的关切之情和报国无门的悲怆之情。(情感1分)颈联突出了河潼的战略地位,表达了对当权者恢复中原的期待。尾联写自恨不如“犹得过中原”的云间大雁,大雁尚且能够北归,自己何时才能看到收复中原、北伐成功呢?这里在人不如雁的强烈对比中抒写了难忘国事、报国无门的悲怆之情。(分析其中一联即可得2分)
    【考点】概括分析诗歌的思想情感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猎人与狗
  • 下一篇:中国吉祥文化
  • 【推荐文章】

  • 山中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

    【原文】 山中 [唐]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初至巴...

  • 最好的结果

    【原文】 最好的结果 莫小米 那一天,父亲走失了。 父亲是去邻村喝喜酒的,本来是跟村...

  • 品味遗憾

    【原文】 品味遗憾 ①遗憾,字典上的解释是 不称心 、 大可惋惜 (的心理),既然如...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原文】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 铁如意

    【原文】 铁如意① 谢翱 仙客五六人,月下斗婆娑。 散影若云雾,遗音杳江河。 其一起...

  • 水调歌头·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原文】 水调歌头 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程珌 天地本无际,南北竟谁分?楼前多景...

  • 【最新文章】

  • (一)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
  • 4、请从下列句子中各找出一个与“遍插茱萸少
  • 5、探究字形背后的文化信息,可以帮助我们更
  • 告别是一种心情,告别也是一种决定。【雨季是
  • [材料一]习总书记说:“古诗文经典已融入中华
  • 山中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
  • 2007年2月27日凌晨4点(委内瑞拉当地时间26日
  • 为了激发学生阅读中国四大名著的兴趣,李老师
  • 准备月亮,就变出月亮
  • 最好的结果
  • 4、请用一句话提取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 8、中考临近,为了节省时间,晚自习前小明家
  • 令人警惕的网络低俗语言
  • 品味遗憾
  • 用文化产品彰显“存在感”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