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首诗都写到“月”,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月”下之情?
作者:未知 文章ID:80442 浏览:
【问题】
10.两首诗都写到“月”,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月”下之情?(6分)
入朝洛堤步月
上官仪
脉脉广川流,驱马历长洲。
鹊飞山月曙,蝉噪野风秋。
月夜
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注释】①上官仪(608年-665年),字游韶,陕州陕县(今河南三门峡市陕州区)人,唐朝诗人,才女上官婉儿的祖父。本诗是作者宰相任上(661—663)所作。②“广川”指洛水。东都洛阳的皇城傍洛水。③“长洲”指洛堤。洛堤是官道,路面铺沙,以便车马通行,故喻称“长洲”。④刘方平(生卒年不详):河南洛阳人,天宝前期曾应进士试,未考取,从此隐居,终生未仕。
【参考答案】
10、(6分)①两首诗都写到“月”,但上官诗充溢着显扬之气,流露出作者春风得意,倨傲、自荣的情态。刘诗表达了初春喜悦的心情。(2分)②上官诗写的是秋天清晨,虽明月高悬,但曙光已见,鹊飞报喜,表现出天下太平景象,又流露着诗人得势当权、执政治世的气魄。(2分)③刘诗从视觉角度描写初春的月夜之美。夜深人静,皓月西斜,将如水的清辉洒向大地,照到了地上人家的半边庭院,描写春夜的静谧风光。(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