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恬笔伦纸

发布时间:2024年2月20日  更新时间:2024年1月1日
作者:钟叔河  文章ID:83109  浏览:

【原文】
    恬笔伦纸
    钟叔河
    《千字文》说“恬笔伦纸”,蒙恬造笔和蔡伦造纸从此得到普遍承认,秦始皇的将军和东汉时的太监也从此登上了文化名人的宝座。《千字文》成书于宋,其实宋时便有位马永卿,著了部笔记《懒真子》,对此提出了质疑:“蒙恬造笔,然则古无笔乎?”
    这一问问得好。本来嘛,蒙恬是秦时人,如果笔到秦时才造出来,秦以前经史百家的文字又怎能书之竹帛,流传至秦,焚都焚不尽呢?
    《懒真子》还举出了不少先秦时的证据,如《尔雅》曰“不律谓之笔”,《曲礼》曰“史载笔”,孔子“绝笔于获麟”,庄子描写“舐笔和墨”……结论是“古非无笔”,毛笔非蒙恬所造。这当然是有说服力的,但接下去又说,蒙恬虽然不是笔的发明人,用兔毛制笔却是从蒙恬开始的,理由是“《毛颖传》备载之”,这就明显不对了。
    蔡伦造纸之说出于《后汉书》,其实《后汉书》也只说,蔡伦由小黄门(小太监)做到尚方令(总管太监)后,监督管理过宫中应用器物(包括纸)的制造事务。所云“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者,只能是专业造纸的工匠,决不可能是身居高位的蔡伦。事实不过是由蔡伦呈进的一批纸张特别好,“帝善其能”,予以奖励,“蔡侯纸”就这样出名了。
    至于蒙恬造笔,根本就于史无据。《史记》历述蒙氏三世为秦将,始皇命恬破齐国,逐戎狄,筑长城,修驰道,都言之凿凿,而无一语言及造笔,只说“恬尝书狱典文学”,不过是少年时的一种历练。而秦法繁苛,书狱者众,难道都得等这位将门之子造出笔再来“书”么?
    蒙恬后五百多年,张华写《博物志》,才说“蒙恬造笔”,《志》中其他内容,如说“五月五日埋蜻蜓头于西向户下,埋至三日不食,则化为青真珠”之类,多不可信。但因为蒙恬是名人,蔡伦也是名人,后人便将笔和纸的发明权归之于他们,此皆“名人效应”,去事实甚远。
    《懒真子》不信蒙恬后五百年张华的《博物志》,坚持“古非无笔”,却相信蒙恬后一千年韩愈的《毛颖传》。“文起八代之衰”的韩愈也是大名人,《毛颖传》亦是篇好作品,此文一出,“管城子”和“中书君”便成了毛笔的别名,直至如今。但《毛颖传》压根就是一篇寓言体的游戏文章,“毛颖”就是一只毛笔头。游戏文章毕竟不能充历史文献,《懒真子》的作者却奉假为真,对之五体投地,居然将《毛颖传》“备载”的当成史实,将自己原有的一点质疑精神完全缴了械。
    民智未开之时,群众惯于吹捧名人,膜拜偶像,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依附他们,总希望给他们“重修庙宇,再塑金身”,人间的业绩也总往他们名下挂。小炉匠奉太上老君为行业神,戏班子尊唐明皇作祖师爷,看似荒唐,其实无非是典籍中黄帝造舟车、神农作耒耜的通俗化,二者并无高下之分,都不过是偶像制造和膜拜的表现罢了。
    车、舟楫和锄犁,都是追求文明进步的多少代人不断创改的成果,根本不可能是某个伟大人物灵机一动“造”出来的,笔和纸也一样,也决不会是谁和谁的发明。长沙左公山战国木椁墓中发现的毛笔,杆用竹管,一寸多长的笔头全用兔毫,西汉时的麻纸,近年来也多次在考古发掘中出土,这都是蒙恬和蔡伦之前的制成品,是否定“恬笔伦纸”的铁证。
    话虽如此说,但习惯的力量是强大的,膜拜偶像上了瘾也难以戒除。如果有人硬要相信“恬笔伦纸”,正如硬要相信三宝太监用木头造得出比航空母舰还大的船,比哥伦布还先发现美洲,也只能由他吧。
    (有删改)

【问题】
    17.作者否定“蒙恬造笔”一说的依据有哪些?(6分)
    18.通过对“恬笔伦纸”的辨析,作者得出什么结论?(6分)
    19.我们应如何对待前人成说?请结合本文,谈谈你的看法。(6分)

【参考答案】
    17.秦以前文献证明古非无笔;蒙恬造笔于史无据;称“蒙恬造笔”的《博物志》多不可信;长沙战国墓已发现毛笔。(6分)
    18.笔和纸都是多少代人创造的成果;“恬笔伦纸”之说是偶像膜拜的产物;偶像膜拜其来有自,难以戒除。(6分,每点2分)
    19.不轻信盲从,有质疑精神;用事实和材料说话,有实证精神。(6分,每点3分)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一枪两个
  • 下一篇:秦观少游亦善为乐府,语工而入律,知乐者谓之作家歌,元丰间盛行
  • 【推荐文章】

  • 【原文】 愁 杜甫 江草日日唤愁生,巫峡泠泠非世情。 盘涡鹭浴底心性?独树花发自分...

  •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原文】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李白 请以双白璧,买君双白鹇。 白鹇白如锦,白雪耻容颜...

  • 滕王阁诗

    【原文】 滕王阁诗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

  • 高阳台·送陈君衡被召

    【原文】 高阳台 送陈君衡被召① 周密 照野旌旗,朝天车马,平沙万里天低。宝带金章...

  • 送耿晦之守湖州

    【原文】 送耿晦之守湖州 徐祯卿(明) 远下吴江向雪川,高秋风物倍澄鲜。 鵁鶄①菰叶...

  • 鹧鸪天

    【原文】 鹧鸪天 朱敦儒[注] 画舫东时洛水清。别离心绪若为情?西风挹泪分携后,十夜...

  • 【最新文章】

  • 苏颂字子容,泉州南安人。第进士,知江宁县。
  • 留下长江的人
  • 材料一:关于语言经济学的由来,学界都普遍认
  • 中国上下五千年,拥成自己的灿烂文化,古代常
  • 说到人类大脑,你一定能联想到这种坚果——核
  •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 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人。元名敦实,避英
  • 被施了魔的花园
  • 材料一:理论上,讲好一个故事需要考虑三种主
  • 中国画有“山水画”这一门类。为什么叫“山水
  • 民间有种说法,有外伤不能吃酱油,否则伤口会
  • 滕王阁诗
  • 《曾国藩家书·致诸弟》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