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有人认为,在对待人脸识别技术的态度上,材料一和材料二截然相反

发布时间:2024年3月7日  更新时间:2024年1月1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83397  浏览:

【问题】
    5.有人认为,在对待人脸识别技术的态度上,材料一和材料二截然相反。你是否同意?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6分)
    材料一
    现在,一台电脑已经可以完成几乎所有人从一出生就能做的事——识别人们的脸。对大多数人来说,这在一开始是能够认出妈妈的能力。养育孩子的乐趣之一,就是在进入家门的时候看到蹒跚学步的孩子激动地向你扑来。这种会一直持续到青少年时期的反应有赖于人类天生的人脸识别能力。虽然这是我们日常生活的基础,但我们几乎从不停下来思考是什么使它成为可能。
    事实证明,我们的脸和指纹一样独特。我们的面部特征包括瞳孔之间的距离、鼻子的大小、微笑的样子和下巴的轮廓。计算机可使用照片来绘制这些特征并将它们编织在一起,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一个数学方程,这些数学方程可以通过算法来访问。
    人们正在把这项技术应用到世界各地,以便改善人们的生活。在某些情况下,这样做是为了方便消费者。澳大利亚国民银行正在利用微软的人脸识别技术开发一种服务,可以让顾客走到ATM前,无须银行卡即可安全取款。这些ATM可以识别顾客的面孔,然后他们就可以输入取款密码并完成交易。
    在其他场景中,这种技术可带来更大的好处。在华盛顿特区,美国国家人类基因组研究所正在利用人脸识别技术帮助医生诊断一种被称为DiGeorge综合征(DGS)或22q11.2缺失综合征的疾病。这是一种多发于非洲、亚洲或拉丁美洲人口的疾病。它会导致各种严重的健康问题,包括心脏和肾脏的损伤。患有这种病的人也常常带有特定的面部特征,这些特征可以通过电脑使用人脸识别系统加以识别,从而帮助医生诊断出需要帮助的病人。
    这些场景说明了一些重要和具体的方法,以便使人脸识别可以用于造福社会。这是21世纪的新工具。
    (摘编自布拉德·史密斯、卡罗尔·安·布朗《工具,还是武器?》)
    材料二
    近一两年来,继语音识别技术的逐渐成熟并得到广泛应用之后,人脸识别成为又一广受关注的领域,甚至有公司将人脸识别技术融合于文化娱乐行业,视其为业务拓展的又一风口。不过,互联网时代普遍存在数据安全问题,引发人们对人脸识别技术应用中可能出现的个人隐私泄漏、社会伦理等风险的担忧,让业界对该技术在文化娱乐领域的运用不得不有更多更深层次的考虑。
    基于对未成年人上网保护的进一步加强,有游戏企业公布了其关于未成年人上网保护工作的最新措施,其中就包括人脸识别技术在未成年人上网防沉迷系统中的进一步深化应用,在对已实名未成年人“限玩、限充、宵禁”的基础上,新的防沉迷措施专门针对“孩子冒用家长身份信息绕过监管”的问题,扩大了人脸识别技术应用范围,对疑似未成年人用户进行甄别。然而,对于人脸识别技术在游戏中的应用可能带来的隐私安全问题,游戏企业还是持十分谨慎的态度。
    “在科技创新的过程中,尖端的技术往往会在游戏等文化娱乐行业中先行使用,把一个偏‘重’的技术变成一个轻型的娱乐休闲应用。这对普通公众对技术的认知和体验是有好处的,但同时也存在一定风险,因为这些被识别出的信息本身也是公民个人信息的一部分。”中国传媒大学副教授周逵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认为,无论是在金融领域还是文化娱乐活动中运用人脸识别技术,技术应用者都一定要有保护用户隐私的意识。不是所有文化娱乐行业都适用人脸识别技术,有些行业的用户主体的信息不宜被采集,比如涉及未成年人的相关应用。“一些产生负面影响的技术应用,可能是出于很好的想法和创意,但好的想法在落实时一定要足够严谨,要考虑周全。”
    的确,目前的人脸识别技术已经相对成熟,并且在刷脸支付、犯罪监控等场景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在游戏等文化娱乐场景中是否有必要全面推行人脸识别技术,仍是一个值得商榷的议题。人脸识别的危险在于,人脸和指纹一样,在生物特征上具有唯一性,因此,人脸识别能够根据个体面部特征分析和发现种族、年龄等个人隐私。其次,基层治理主体掌握了诸多数据库,一旦将人脸信息与其他信息结合,个人隐私甚至个人具体活动将无所遁形。此外,人脸识别要依靠人脸信息数据库,理论上,该数据库储存的人脸信息越多,其识别的精确性就越高,但是反过来,这种人脸信息数据库越大,其被滥用或者泄露所造成的危害也就越大,一旦掌握了该数据库,就等于掌握了“通往个人隐私和其他个人权利”的“钥匙”。因此,在当前无法充分保障人脸信息数据库安全的情况下,人们对人脸识别的担心是可以理解的。
    如果说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中,科技的进步更多的是在促进人类生活的便利,提升人类的工作效率,那么今天,互联网技术在便利了我们生活的同时,也为我们制造了一些麻烦,如果不能合理规范使用,很快,人脸识别技术或将给人类带来更多的社会问题、文化问题。
    (摘编自周志军《“人脸识别+文化”,风口还是风险?》)

【参考答案】
    5.不同意。①材料一充分肯定人脸识别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好处,而材料二并没有完全否定人脸识别技术对人类的帮助;②材料一笼统地讲人脸识别技术可以造福社会,而材料二重点讲人脸识别技术在文化娱乐领域使用引发的担忧,两则材料的视角不同,不存在态度截然相反的问题。
    (本题共6分,只答出态度不得分,答出一条理由3分,两条满分。意思对即可。如果答“同意”并且理由充分,最多得3分)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请简要梳理材料二的行文脉络。材料二:近一两年来,继语音识别技
  • 下一篇:请结合陆涛声《古砚》简要分析“古砚”的作用。(4分)
  • 【推荐文章】

  • “今君抱何恨”中的“恨”有哪些内涵,请结合

    【问题】 15. 今君抱何恨 中的 恨 有哪些内涵,请结合全诗概括。(6分) 赠别贺兰铦...

  • 下面是美国学者埃德加·戴尔(Edgar Dale)19

    【问题】 21、下面是美国学者埃德加 戴尔(Edgar Dale)1946年以语言学习为例提出的 ...

  • 根据下面的思维导图,为“一分钟试卷”下定义

    【问题】 22. 一分钟试卷 是当下比较流行的一种测试形式。根据下面的思维导图,为 一...

  • x-j-p主席说: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

    x-j-p主席说: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英雄是...

  • 惩恶扬善是我国文学创作的优秀传统,从边城

    【问题】 惩恶扬善 是我国文学创作的优秀传统,请从《边城》《红楼梦》《呐喊》中任...

  • 2020年是脱贫攻坚年,请你为一线扶贫工作者写

    【问题】 22.2020年是脱贫攻坚年,请你为一线扶贫工作者写一段抒情文字。要求:感情...

  • 【最新文章】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从内外两个方面说明
  • 李白《蜀道难》中,描绘了水石激荡,山谷空鸣
  • 简要分析杜甫《愁》中诗人“愁”从何而来。(
  • 苏颂任吏部兼侍读时在奏章中向皇帝提出了怎样
  • 冯骥才《留下长江的人》最后作者说“将来的人
  • 冯骥才《留下长江的人》第②段在文中有计么作
  • 给语言经济学下一个简要定义。
  • 在《赤壁赋》中,苏轼与客在赤壁之下泛舟,由
  • 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杜甫用【】两句诗
  • 在《劝学》中,荀子指出【】皆因心思浮躁,以
  • 古代文人有寄情于物的传统。诗中对白鹇的描写
  • 赵biàn对待周敦颐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 卡尔维诺《被施了魔的花园》中的矛盾冲突通常
  • 卡尔维诺《被施了魔的花园》中,赛来内拉和乔
  • 讲好一个故事需要考虑三种主体,据此分析李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