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草婴:一辈子一件事

发布时间:2024年6月4日  更新时间:2024年6月4日
作者:舒心  文章ID:84670  浏览:

【原文】
    草婴:一辈子一件事
    舒心
    1937年7月7日,抗战全面爆发。同年12月,草婴随家从宁波避难到上海,那年他14岁。日本军国主义的血腥罪行唤起了一位少年忧国忧民和追求真理的朦胧意识,他如饥似渴地阅读进步书刊和文艺作品。
    “我从事翻译工作首先是为了参加反法西斯斗争,想通过翻译让读者了解反法西斯斗争的真实情况,从而增加中国人民对抗日战争胜利的信心。其次,我一向喜爱俄苏文学,因此也想通过翻译让中国读者欣赏到一些好的文学作品,丰富大家的精神食粮。”草婴与翻译家许钧的对谈中,曾如此表达自己的翻译初衷。
    20世纪50年代,他翻译了肖洛霍夫的大量作品。“文化大革命”中,草婴因此成为重点批斗对象。1975年,草婴在工地劳动,扛水泥包。一天黄昏,一卡车水泥开到瑞金路工地,他把水泥包从卡车搬到建筑工地的仓库。当他走到卡车边搬运时,还没站稳,车上的人就把一包水泥压到了他的背上。草婴的脊梁骨当时就被压断了,人也昏倒在地,立即被抬到附近的瑞金医院。医生的诊断结果是:轻则下肢瘫痪,重则有生命危险。由于是“牛鬼蛇神”,草婴只能咬紧牙关忍受剧痛,回家躺在一块木板上等待自然康复。养伤期间,草婴反复思考,为什么江青要抓住肖洛霍夫做文章?那帮人看到肖洛霍夫用高超的艺术手法塑造人物,通过人们的悲欢离合,揭示人性的坚强和美丽,来宣扬人道主义,这同他们宣扬斗争哲学,鼓吹阶级斗争背道而驰。怎样才能避免这样的悲剧重演,也是草婴当时思考最多的问题。如何呼吁人性的回归,如何唤起人们的人道主义情怀,他把目光投向了列夫·托尔斯泰。“有人问我为什么特别喜爱托尔斯泰。我想首先是因为我特别敬重托尔斯泰作为一个人的人格。托尔斯泰说,爱和善就是真理和幸福,就是人生唯一的幸福。我觉得托尔斯泰的一生就追求这样的真理和幸福,他就是爱和善的化身。”
    在翻译托尔斯泰的作品时,他看重原著翻译,尽可能保持原汁原味,译文尽可能与原著接近,甚至尽善尽美。反复阅读原著,吃透了再开始翻译。他认为不仅要把人物关系理清,还得把他们各自的性格、特征,诸如习惯等搞明白,只有原著中的一个个人物在脑海中活灵活现才能翻译好作品。
    有一次,他的学生章海陵上门拜访,发现老师忧郁又有些激动。后来草婴才告诉他:“安娜死了……我,我刚才在翻译‘安娜之死’,心里真难过。”“一个翻译家如果对他所翻译作品中的人物没有感情,也不可能翻译好一部作品。”草婴的翻译之所以打动人,就是因为他对作品投入了真情实感。因为他知道,任何艺术都离不开艺术家的思想感情。
    他还认为,文学翻译也是一种艺术工作,只不过这种工作不能离开原作,因此是一种艺术再创作。作家的水平主要看他塑造人物的能力,翻译家必须具有用另一种语言重新塑造人物的能力。“文革”后,草婴化了二十年时间翻译了托尔斯泰的全部小说,总共四百万字。这些作品深受读者喜爱。
    几十年来,草婴没有工资,没有编制,没有职称,就靠稿费生活。前些年,有文件规定,早年在《时代》出版社工作的可以申请享受离休待遇。可是,草婴没有申请。他想,“我可以靠翻译生活,不必申请离休待遇”。
    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节目曾在国际翻译日当天播出草婴访谈。在访谈中,“知识分子良知有五点。是心,是脑,是眼,是脊梁骨,是胆。”“我做了一辈子翻译,并不觉得自己有什么成功的经验。我平生只追求一点,那就是:堂堂正正做人,认认真真做事。”
    (节选自《光明日报》,2015年09月24日,10版)
    相关链接:
    (1)草婴,原名盛峻峰,之所以为自己起笔名“草婴”,就是因为,草是最普通的植物,遍地皆是,但是有顽强贱人,“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草婴说,他是一棵小草,想为世界增添一丝绿意。
    (2)“一个人能把托尔斯泰小说全部翻译过来的,可能全世界只有草婴。”这是俄罗斯著名汉学家李福清的感慨。1987年,草婴在世界文学翻译会上被授予“高尔基文学奖”;2006年获得俄罗斯“高尔基文学奖章”,并被授予俄罗斯作家协会荣誉会员。2014年12月,草婴获第六届上海文学奖终身成就奖。

【问题】
    (1)下列对材料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14岁的草婴如饥似渴地阅读进步书刊和文艺作品的原因有二,一是他喜欢外国文学,而是他有着追求真理的意识和忧国忧民的情怀。
    B.草婴大量翻译肖洛霍夫的作品,通过作品揭示人性的坚强与美丽,宣扬人道主义,是为了唤起“文革”时期泯灭的人道主义情怀。
    C.草婴在翻译《安娜·卡列尼娜》时,进入安娜的生活环境,感受她的悲欢离合,倾注满腔热情,充分领会托尔斯泰的艺术魅力。
    D.少年时期的草婴就表现出领导才能,但他为了翻译,放弃了仕途。“文革”结束后,他又因为经验不足,婉拒了出版社的安排。
    E.草婴在从事翻译的几十年间,不要求工资、编制、职称,放弃申请离休待遇,靠稿费生活,可称“中国知识分子的良心”。
    (2)结合文本,简要分析草婴翻译的作品深受读者喜爱的原因。(6分)
    (3)“一辈子一件事”,在草婴一生矢志不渝的文学翻译工作中,呈现出鲜明的特点,请简要概括。(6分)
    (4)草婴谈到“知识分子良知有五点。是心,是脑,是眼,是脊梁骨,是胆”。请联系文本,并结合自己的理解,任选四点阐释其内涵。(8分)

【参考答案】
    (1)CA(C项3分,A项2分,E项1分。B项,草婴在“文革”前翻译肖洛霍夫的作品,“文革”后翻译托尔斯泰的作品。D项,草婴婉拒并非真的因为“经验不足”,而是一种谦虚的托词,前文讲到他自小就很有领导才能。E项,“不要求”与原文不符,原文是“没有工资……仅靠稿费生活”)
    (2)①草婴翻译的原著有选择性,原著作品充满了爱和善、真理和幸福,体现了人道主义精神,有强烈的艺术魅力。他的译作完美地呈现原作。②草婴在译作中投入了自己的真情实感,人物鲜活生动,情感真挚感人。③草婴一辈子从事翻译工作,塑造人物的功力深厚,对译作进行艺术再创作的能力突出。(每点2分,答出其他酌情赋分)
    (3)①正义精神,民族意识;②追求真理,不畏强暴;③执著坚守,不慕荣利;④虔诚热爱,守护良知。(每点2分,答出其他酌情赋分)
    (4)①心就是良心。做人做事都要凭良心。要是没有良心,什么卑鄙无耻的事都可以做。②脑就是头脑。不论什么事,什么问题,都要用自己的头脑思考、分析、判断,也就是遇事要独立思考,不能人云亦云。③第三是眼睛。经常要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社会,观察人民的生活,不能只听媒体的介绍,也就是要随时分清是非,尤其是大是大非。④第四是脊梁骨。人活在世上总要挺直脊梁,不能见到权贵,受到压迫,就弯腰曲背,遇到大风就随风摇摆。⑤第五是胆,也就是勇气,人如没有胆量,往往什么话也不敢说,什么事也不敢做。当然,并不是提倡蛮勇,但我认为人活在世上有一定的胆量还是需要的,如果胆小如鼠,也就一事无成。(任选四点给出自己的见解,必须结合文本,结合草婴的具体情况,每点2分)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冷脸
  • 下一篇:破阵子·春景
  • 【推荐文章】

  • 山中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

    【原文】 山中 [唐]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初至巴...

  • 最好的结果

    【原文】 最好的结果 莫小米 那一天,父亲走失了。 父亲是去邻村喝喜酒的,本来是跟村...

  • 品味遗憾

    【原文】 品味遗憾 ①遗憾,字典上的解释是 不称心 、 大可惋惜 (的心理),既然如...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原文】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

  • 铁如意

    【原文】 铁如意① 谢翱 仙客五六人,月下斗婆娑。 散影若云雾,遗音杳江河。 其一起...

  • 水调歌头·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原文】 水调歌头 登甘露寺多景楼望淮有感 程珌 天地本无际,南北竟谁分?楼前多景...

  • 【最新文章】

  • (一)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
  • 4、请从下列句子中各找出一个与“遍插茱萸少
  • 5、探究字形背后的文化信息,可以帮助我们更
  • 告别是一种心情,告别也是一种决定。【雨季是
  • [材料一]习总书记说:“古诗文经典已融入中华
  • 山中 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其
  • 2007年2月27日凌晨4点(委内瑞拉当地时间26日
  • 为了激发学生阅读中国四大名著的兴趣,李老师
  • 准备月亮,就变出月亮
  • 最好的结果
  • 4、请用一句话提取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 8、中考临近,为了节省时间,晚自习前小明家
  • 令人警惕的网络低俗语言
  • 品味遗憾
  • 用文化产品彰显“存在感”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