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陈亮《念奴娇·登多景楼》内涵丰富,请概括分析下阕所蕴含的思想

发布时间:2024年11月26日  更新时间:2024年11月26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86867  浏览:

【问题】
    15.陈亮《念奴娇·登多景楼》内涵丰富,请概括分析下阕所蕴含的思想情感。(6分)
    念奴娇·登多景楼①
    (南宋)陈亮
    危楼还望,叹此意,今古几人曾会?鬼设神施,浑认作、天限南疆北界。一水横陈,连岗三面,做出争雄势。六朝何事,只成门户私计?
    因笑王谢②诸人,登高怀远,也学英雄涕。凭却长江,管不到,河洛腥膻无际。正好长驱,不须反顾,寻取中流誓。小儿破贼,势成宁问强对③!
    [注]①宋孝宗淳熙十五年(公元1188年)春天,词人前往京口(今江苏镇江市)考察形势,准备向朝廷陈述北伐的策略。期间曾登多景楼并写下了这首词。②王谢:此代东晋上层人士,喻指今之掌权者。③强对:此指强敌。

【参考答案】
    15、(1)表达了作者对南宋统治者空发议论(空谈)却无北伐(收复)行动的讽刺。“因笑”三句用新亭对泣故事,“王谢诸人”借代南宋统治集团,尖刻辛辣讽刺了他们空洒英雄之泪,却无收复神州的实际行动。(2)表现了对统治者苟且偷安,不思恢复(收复失地)的批判。“凭却”三句批判了他们依仗着长江天险,自以为可以长保偏安,哪里管得到广大的中原地区,长久为异族势力所盘踞。(3)抒发了自己要求北伐刻不容缓的迫切心情。“正好”三句用祖逖统兵北伐,中流击楫的典故。抒发了作者凭借有利的江山形势,中流击水,收复中原的胸襟气度。(4)抒发破敌取胜的豪情(收复失地的必胜信念)。“小儿”二句,作者认为完全应该如谢安一样,何须顾虑对方的强大呢?表现了对打败北方强敌具有充分信心。(能答出3点即可,每点2分,情感1分,分析1分)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郑彦英《那年的欢喜》中四处画横线的句子细致地表现了“我”的心
  • 下一篇:补写:你清楚地看到,过渡包装实在有三大弊端:一是①【】。比如
  • 【推荐文章】

  • 杜牧如此激赏赵嘏《长安秋望》颔联的原因是什

    【问题】 15.颔联是赵嘏的名句。据《唐诗记事》卷五十六记载,诗人杜牧对此联赞叹不...

  • 用“事物+否定+想象”造句:教师的周围飘着粉

    【问题】 (1)依照例句,用事物+否定+想象的格式造一个句子。例句:教师的周围飘着粉...

  • (1)请简述《水浒》中“鲁智深大闹野猪林”

    【问题】 (1)请简述《水浒》中鲁智深大闹野猪林的直接原因和经过。 【参考答案】 (...

  • 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良臣、忠臣的特点。(3分

    【问题】 14.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良臣、忠臣的特点。(3分) 【参考答案】 14.良臣:做...

  • 漫画:家庭聚餐 你们就和手机过吧 反映了当前

    【问题】 21.仔细观察下面这幅漫画,回答下列问题。(5分) 家庭聚餐 你们就和手机过...

  • 秦观《望海潮》抒发了什么情感?请结合全词简

    【问题】 15.秦观《望海潮》抒发了什么情感?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6分) 望海潮 秦...

  • 【最新文章】

  • 补写:你清楚地看到,过渡包装实在有三大弊端
  • 陈亮《念奴娇·登多景楼》内涵丰富,请概括分
  • 郑彦英《那年的欢喜》中四处画横线的句子细致
  • 郑彦英《那年的欢喜》中,小弟弟这个人物具有
  • 邓世昌“义不独生”壮烈殉国的壮举在今天有什
  • 海军是高技术兵种,北洋水师的舰船几乎都从西
  • 补写:阅读经典是要有获得,①【】。所谓“得
  • 《送东阳马生序》中,表达作者在求学的经历中
  • 《醉翁亭记》中巧妙地用禽鸟之乐衬托游人之乐
  • 有人认为“大砍刀”在李利军《渔家傲》中着墨
  • 李利军《渔家傲》善于借助“误会”推动人物内
  • 王先生想邀请自己熟识的某知名京剧表演艺术家
  • 《鱼我所欲也》中,作者用行人不吃嗟来之食、
  • 《生于忧息,死于安乐》中指出了艰苦磨炼益处
  • 李煜《虞美人》用【】两句表达了词人对国土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