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伸《水调歌头》在刻画人物形象时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试简
作者:未知 文章ID:87989 浏览:
【问题】
8.蔡伸《水调歌头》在刻画人物形象时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试简要分析。(5分)
水调歌头
蔡伸
亭皋木叶下,原隰①菊花黄。凭高满眼秋意,时节近重阳。追想彭门②往岁,千骑云屯平野,高宴古球场。吊古论兴废,看剑引杯长。
感流年,思往事,重凄凉。当时坐间英俊,强半已凋亡。慨念平生豪放,自笑如今霜鬓,漂泊水云乡。已矣功名志,此意付清觞。
【注】①隰:低下的湿地。
②彭门:徐州治所,蔡伸任徐州通判时曾率部北上,援助抗辽。
【参考答案】
8.(5分,答对任何一种手法即可)答案一:对比(2分),作者当年在彭门时,正值盛年、英姿飒爽、豪情满怀,带领着一支精壮的部队,驰骋于战场,闲暇时光,将士们在古球场欢宴,抚剑豪饮,议论古今兴亡,满腔热血,忧心国事,希图建功立业;如今自己平生那豪情壮志、抗金的决心和愿望,早已被现实消磨殆尽,只落得两鬓如霜,飘泊在江南水乡,一腔悲愤,无处可消,只有借酒浇愁。两组对比:当年的的年轻力壮,英姿飒爽,如今的年岁已老、漂泊无依;当年豪情满怀,满腔热血,希图建功立业,如今一腔悲愤,自己平生那豪情壮志、抗金的决心和愿望,早已被现实消磨殆尽。(3分)
答案二:虚实结合(2分),虚写回忆中过去在彭门时自己带领着一支精壮的部队,驰骋于战场。闲暇时光,将士们在古球场欢宴,抚剑豪饮,议论古今兴亡;实写现实生活当时座中的英豪,一半都已凋亡了,而宋王朝也只剩下半壁江山。自己两鬓如霜,飘泊在江南水乡。一腔悲愤,无处可消,只有借酒浇愁。(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