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据有几个文学史家的意见,诗的发展是先有史诗,次有戏剧诗,最后

发布时间:2025年8月3日  更新时间:2025年8月3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90334  浏览:

【原文】
    据有几个文学史家的意见,诗的发展是先有史诗,次有戏剧诗,最后有抒情诗。中国诗可不然。中国没有史诗,中国人缺乏伏尔泰所谓“史诗头脑”,中国最好的戏剧诗,产生远在最完美的抒情诗以后。纯粹的抒情诗的精髓和峰极,在中国诗里出现得异常之早。所以,中国诗是早熟的。早熟的代价是早衰。中国诗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而且逐渐腐化。这种现象在中国文化里数见不鲜。譬如中国绘画里,客观写真的技术还未发达,而早已有“印象派”“后印象派”那种“纯粹画”的作风;中国的逻辑极为简陋,而辩证法的周到,足使黑格尔羡妒。中国人的心地里,没有地心吸力那回事,一跳就高升上去。梵文的《百喻经》说一个印度愚人要住三层楼而不许匠人造底下两层,中国的艺术和思想体构,往往是飘飘凌云的空中楼阁,这因为中国人聪明,流毒无穷的聪明。
    贵国爱伦·坡主张诗的篇幅愈短愈妙,“长诗”这个名称压根儿是自相矛盾,最长的诗不能需要半点钟以上的阅读。他不懂中文,太可惜了。中国诗是文艺欣赏里的闪电战,平均不过两三分钟。比了西洋的中篇诗,中国长诗也只是声韵里面的轻鸢剪掠。当然,一篇诗里不许一字两次押韵的禁律限刺了中国诗的篇幅。可是,假如鞋子形成了脚,脚也形成了鞋子;诗体也许正是诗心的产物,适配诗心的需要。比着西洋的诗人,中国诗人只能算是樱桃核跟二寸象牙方块的雕刻者。不过,简短的诗可以有悠远的意味,收缩并不妨碍延长,仿佛我们要看得远些,每把眉眼颦蹙。外国的短诗贵乎尖刻斩截。中国诗人要使你从“易尽”里望见了“无垠”。
    一位中国诗人说:“言有尽而意无穷。”另一位诗人说:“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用最精细确定的形式来逗出不可名言、难于凑泊的境界,恰符合魏尔兰论诗的条件:
    那灰色的歌曲
    空泛联接着确切。
    这就是一般西洋读者所认为中国诗的特征:富于暗示。我愿意换个说法,说这是一种怀孕的静默。说出来的话比不上不说出来的话,只影射着说不出来的话。
    (节选自钱钟书《谈中国诗》)

【问题】
    5.下列有关中国文化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在有了最完美的抒情诗之后,中国的诗歌才产生了最好的戏剧诗。
    B.在客观写真技术还未发达时,中国绘画就有了“纯粹画”的作风。
    C.逻辑虽极为简陋,但中国的辩证法却极为周到,足使黑格尔羡妒。
    D.因没有地心吸力概念,中国的思想体构往往都是虚幻的空中楼阁。
    6.下列对文意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中国的长诗和西洋诗相比只是声韵里面的轻鸢剪掠,欣赏起来只要两三分钟的时间。
    B.“鞋子”和“脚”的比喻意在表明中国诗篇幅短小的形式与其所表现的内容相互适配。
    C.中国诗人只擅长在“樱桃核跟二寸象牙方块”上精雕细刻,不能创作出优秀的长诗。
    D.“要看得远些,每把眉眼颦蹙”是说中国诗篇幅简短意味悠远,而西洋短诗缺乏意蕴。
    7.下列对中国诗“富于暗示”特征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中国诗的篇幅一般很简短,但是意味悠远,意在使读者从“易尽”里望见“无垠”。
    B.中国诗往往“言有尽而意无穷”,擅长用最精细确定的形式来逗出不可名言的境界。
    C.中国诗的这种特征,符合魏尔兰“那灰色的歌曲,空泛中联接着确切”的论诗条件。
    D.中国诗的旨趣完全是在字面以外,“字面”只不过是起到了诱发和影射的作用而已。

【参考答案】
    5.D
    6.B
    7.D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浣溪沙·武林送李似表
  • 下一篇: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
  • 【推荐文章】

  • 浣溪沙·武林送李似表

    【原文】 浣溪沙 武林送李似表 张元干 燕掠风樯款款飞,艳桃秾李闹长堤。骑鲸人去晓...

  • 白雁

    【原文】 白雁 顾文昱 万里西风吹羽仪①,独传霜翰②向南飞。 芦花映月迷清影,江水...

  • 乐天寄重和晚达冬青一篇,因成再答

    【原文】 乐天寄重和晚达冬青一篇,因成再答 刘禹锡 风云变化饶年少,光景蹉跎属老夫...

  • 送陈章甫(节选)

    【原文】 送陈章甫(节选) 李颀 四月南风大麦黄,枣花未落桐叶长。 青山朝别暮还见,...

  • 贼平后送人北归

    【原文】 贼平后送人北归[注] 司空曙 世乱同南去,时清独北还。 他乡生白发,旧国见...

  • 怀嵩楼新开南轩与郡僚小饮

    【原文】 怀嵩楼新开南轩与郡僚小饮 欧阳修 绕郭云烟匝几重,昔人曾此感怀嵩。 霜林...

  • 【最新文章】

  •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衡少善属文,游于
  • 据有几个文学史家的意见,诗的发展是先有史诗
  • 浣溪沙·武林送李似表
  • 白雁
  • 鲁仲连,齐人也。齐之辨士田巴,辨于徂丘,议
  • 夏侯惇,字元让,沛国谯人,夏侯婴之后也。年
  •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这似乎是我
  • 乐天寄重和晚达冬青一篇,因成再答
  • 滕宗谅,字子京,河南人。与范仲淹同年举进士
  • 父亲的花园
  • 材料一:“两山理论”的提出有其必然性和前瞻
  • 发展和安全的动态平衡问题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
  • 旧体诗一般有严格的声韵等格律要求,让不少现
  • “布鞋院士”李小文,一蓑烟雨任平生
  • 宝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