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阅读不能跟时髦

发布时间:2025年8月8日  更新时间:2025年8月8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90464  浏览:

【原文】
    阅读不能跟时髦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曾一直耿耿于为什么那么多报纸把文化和娱乐混在一起,名曰“文化副刊”。我无意看轻娱乐,只是对无处不在的娱乐文化与时髦话题表达一下虚弱的无奈,只是在阅读的“自我保护”上忧虑一下趣味的滑坡。
    在出版业十分发达、资讯铺天盖地的当代社会,建立并坚持自己的阅读趣味,可谓不易,甚至要常常保持一种警觉。胡适对做学问的要求是要像孟子说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外,他还加一句“时髦不能跟”。他认为做学问最忌跟风。阅读又何尝不是如此?周围的人都说好,大家都在谈论,大有“非读不可”之势。此刻,单是虚荣的诱惑就足以让人难以抗拒,因为感觉不读不看,自己就OUT了。这时候如果还能有所坚持就真的很不简单,甚至值得尊重了。
    这么说,并不是拒绝以开放的心态对待阅读,而是深感养成独立趣味之必要。生活中,我们常常感到相似的人多,独特有趣的人少,从根本上说,是有独立审美趣味的业余“学问家”太少的缘故。相似的教育背景,相似的专业训练,甚至太过相似的阅读体验,带来了太多的相似,恰恰缺少了独特与不同,让人在交流中难有收获。这样的相似,往大了说,从长远看,影响一个民族的整体素质和创造力。
    当然,独立的趣味与广博的审美并不矛盾。特别是作为副刊编辑,编辑的修养、眼界、趣味,直接影响着副刊的“成色”。虽说报纸副刊不是深度阅读的天地,副刊所刊发的作品也未必符合每一个编辑的趣味,但它却是通向深度阅读的引领者和线索提供者。它让人安静下来,沉淀下来,不过于追求有用,而是体会无用之用、过程之美,对人类,对历史,对艺术,对人生保持广泛的兴趣,保持心境的洒脱,保留心底的温润。这样丰盈的精神生活常常是在某种孤独中实现的,而不是在热闹中获取的。时髦的东西多了,会热闹一时,引人关注一时,但长久来看,恰恰丢掉了自己的根本。
    当下,社会和生活的急剧变化,似乎人人都感受着自我认识、自我认同的危机,人人都急于确立自身的存在感、参与感,急于证明自己能把握某种潮流,甚至引领某种潮流,这几乎成为一种认真而普遍的焦虑。我想这恐怕是诸多名曰“文化副刊”的副刊无法放下时尚与时髦话题的内在原因吧。而在我个人的阅读体验中,也曾有过随潮流的脚步去追逐,为炫目的表达而惊叹,被动人的文采所折服的经历。终于有一天,我发现,热闹与繁华过后,真正能留下来成为值得你信任的“朋友”的,恰是那些朴实无伪、与心灵相契的文字,它让你身心舒展、灵魂自由。
    时髦不能跟,自己不能丢。
    《人民日报》(2015年07月27日24版)

【问题】
    1.下列关于“我”对“阅读不能跟时髦”的原因的理解,不正确一项是(    )(3分)
    A.在阅读的“自我保护”上,“我”担心阅读趣味会滑坡。
    B.在娱乐文化与时髦话题无处不在的情况下,“我”很是无奈。
    C.跟风阅读,因虚荣的诱惑而使人无法坚持自我的阅读趣味。
    D.跟风阅读,造成相似性太多,让人在交流中难有收获。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    )(3分)
    A.胡适认为做学问的要求应该像孟子所提倡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同时也不能跟时髦。
    B.能够坚持自己的阅读趣味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即使大家都在谈论甚至不读不看就OUT了,也不要改变自己的阅读趣味。
    C.太多的相似性能够影响到一个民族的整体素质和创造力,这要引起我们的注意。
    D.养成独立的趣味是非常必要的,因为生活中具有独立审美趣味的“学问家”太少。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副刊编辑的修养、眼界、趣味对副刊的“成色”起决定性作用,可见,一个副刊的优劣主要取决于编辑的优秀与否。
    B.副刊虽不是深度阅读的天地,但是它却是通向深度阅读的引领者,因此,我们不能忽视报刊副刊中的栏目。
    C.“文化副刊”无法放下时尚与时髦话题,应该与人们急于确立自身的存在感、参与感,急于证明自己能把握某种潮流,甚至引领某种潮流这样的一种认真而普遍的焦虑感有关。
    D.那些朴实无伪、与心灵相契的文字才能让人身心舒展,灵魂自由,这才是阅读独立趣味的真正体现,这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

【参考答案】
    1.B(只是社会现象,不是原因)
    2.D(“学问家”错,是“业余学问家”)
    3.B(“报刊副刊中的栏目”无中生有)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元稹《见乐天诗》 《得乐天书》
  • 下一篇:章谊,字宜叟,建州浦城人。登崇宁四年进士第,补怀州司法参军
  • 【推荐文章】

  • 元稹《见乐天诗》 《得乐天书》

    【原文】 见乐天诗 元稹 通州到日日平西,江馆无人虎印泥。 忽向破檐残漏处,见君诗...

  • 行香子·过七里濑

    【原文】 行香子 过七里濑① 苏轼 一叶舟轻,双桨鸿惊。水天清,影湛波平。鱼翻藻鉴...

  • 夜雨

    【原文】 夜雨 黄景仁【注】 潇潇冷雨洒轻尘,僵卧空斋百感新。 旱久喜滋栽麦陇,泥...

  • 郑谷《竹》 郑燮《题画》

    【原文】 竹 【唐】郑谷 宜烟宜雨又宜风,拂水藏村复间松。 移得萧骚从远寺,洗来疏...

  • 满江红·和王实之韵送郑伯昌

    【原文】 满江红 和王实之韵送郑伯昌① 刘克庄 怪雨盲风,留不住江边行色。烦问讯、...

  • 惊蛰二月节

    【原文】 惊蛰二月节 元稹 阳气初惊蛰,韶光大地周。 桃花开蜀锦、鹰老化春鸠。 时候...

  • 【最新文章】

  • 章谊,字宜叟,建州浦城人。登崇宁四年进士第
  • 阅读不能跟时髦
  • 元稹《见乐天诗》 《得乐天书》
  • 黄宗载,一名垕,字原夫,丰城人。洪武三十年
  • 材料一:“汉语热”何以持续升温?汉语的国际
  • 行香子·过七里濑
  • 上官正,字常清,开封人。少举《三传》,后为
  • 鱼钓
  • 普通话,规范着才是美丽的
  • 材料一:老子曰: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
  • 契约
  • 夜雨
  • 吴中复,字仲庶,兴国永兴人。父仲举仕李煜为
  • 互联网的下半场规则由谁来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