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你认为曾平《身后的眼睛》的主人公是“孩子”还是“孩子的父母”

发布时间:2025年8月27日  更新时间:2025年8月27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90758  浏览:

【问题】
    6.你认为曾平《身后的眼睛》的主人公是“孩子”还是“孩子的父母”?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6分)

【参考答案】
    6.【答案示例一】
    小说的主人公是“孩子”。
    ①从情节上看,小说主要讲述了孩子战胜恐惧心理,独自打跑野猪的故事。
    ②从结构上看,小说以孩子独自战胜野猪为线索贯穿全文,表现了孩子面对野猪时不易降服、不肯认输的硬骨头精神。
    ③从人物上看,孩子是小说中作者着墨较多的人物,小说写孩子的父母始终不帮助孩子打跑野猪,只在孩子背后支持鼓励,是为了衬托孩子,突出孩子的勇敢顽强。
    ④从主旨上看,孩子不依靠父母,靠自己的力量打跑野猪,揭示了小说的主旨:歌颂孩子独立面对困难时勇敢顽强、不轻易服输的精神。
    【答案示例二】
    小说的主人公是“孩子的父母”。
    ①小说的题目是《身后的眼睛》,在文中指的就是孩子的父母的眼睛。从情节上看,在孩子与野猪的搏斗过程中,父母虽担心孩子,但没有直接开枪去帮助孩子打跑野猪,而是在背后用眼睛默默地注视着孩子的行为。
    ②从结构上看,小说以孩子的父母在背后用眼睛支持鼓励孩子为暗线贯穿全文,孩子之所以表现得如此英勇无畏,都是因为有背后牵系的那“身后的眼睛”。
    ③从人物上看,小说虽以较多的笔墨写孩子,但孩子之所以敢于独自打跑野猪,就在于身后总有父母支持与鼓励,写孩子就是为了衬托出孩子父母的良苦用心以及正确的教育方式。
    ④从主旨上看,孩子的父母在背后支持鼓励孩子,揭示了小说的主旨:父母应该培养孩子独立自主战胜困难的勇气。
    (答对1点2分,3点6分。)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曾平《身后的眼睛》多次运用侧面描写的手法来刻画“孩子”的形象
  • 下一篇:第六届“中国智慧城市发展水平评估报告”数据显示,“智慧民生”
  • 【推荐文章】

  • 本诗中菊花这一意象和陶渊明笔下的菊花有着明

    【问题】 15.本诗中菊花这一意象和陶渊明笔下的菊花有着明显的不同。请以 三径就荒,...

  • “今君抱何恨”中的“恨”有哪些内涵,请结合

    【问题】 15. 今君抱何恨 中的 恨 有哪些内涵,请结合全诗概括。(6分) 赠别贺兰铦...

  • 下面是美国学者埃德加·戴尔(Edgar Dale)19

    【问题】 21、下面是美国学者埃德加 戴尔(Edgar Dale)1946年以语言学习为例提出的 ...

  • 根据下面的思维导图,为“一分钟试卷”下定义

    【问题】 22. 一分钟试卷 是当下比较流行的一种测试形式。根据下面的思维导图,为 一...

  • x-j-p主席说: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

    x-j-p主席说: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英雄是...

  • 惩恶扬善是我国文学创作的优秀传统,从边城

    【问题】 惩恶扬善 是我国文学创作的优秀传统,请从《边城》《红楼梦》《呐喊》中任...

  • 【最新文章】

  • 第六届“中国智慧城市发展水平评估报告”数据
  • 你认为曾平《身后的眼睛》的主人公是“孩子”
  • 曾平《身后的眼睛》多次运用侧面描写的手法来
  • 说说《桃花源记》和《秦时妇人》两篇文章在内
  • 《桃花源记》中人们来到桃源村和《秦时妇人》
  • 分析《艾在端午》第④段第二句采用的说明方法
  • 《艾在端午》第②段末句中的“自古至今”能否
  • 浏览《艾在端午》,请简要概括艾叶的用处。
  • 为什么端午节又叫“艾节”“卫生节”?
  • 《艾在端午》以《诗经·采葛》开头,有什么作
  • 读完契诃夫《变色龙》选段,某同学写了一幅对
  • 你是怎样理解契诃夫《变色龙》选段第11段中围
  • 说说契诃夫《变色龙》选段第⑩段划线句是如何
  • 契诃夫《变色龙》选段中,奥楚蔑洛夫断案都是
  • 契诃夫《变色龙》选段第③段描写奥楚蔑洛夫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