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途中见杏花

发布时间:2025年8月29日  更新时间:2025年8月29日
作者:吴融  文章ID:90811  浏览:

【原文】
    途中见杏花
    吴融
    一枝红艳出墙头,墙外行人正独愁。
    长得看来犹有恨,可堪逢处更难留!
    林空色瞑莺先到,春浅香寒蝶未游。
    更忆帝乡千万树,澹烟笼日暗神州。

【问题】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首联运用反衬写出了诗人漂泊在外,偶见一枝杏花,触发他满怀愁绪和联翩浮想。
    B.颔联花开易落,行色匆匆,诗人无法尽赏杏花的美丽,顿觉缘分短浅,倍感惆怅。
    C.颈联重在写景。描绘了春寒料峭,不见莺啼蝶舞,唯有杏花寂寞盛放的凄凉之景。
    D.尾联驰骋想象,从眼前的杏花联想到往年在京城看到千万树杏花怒放绚丽的美景。
    E.全诗写意粗犷,以杏花起兴,多方联想,层层深入,营造了繁丽温馨的诗歌意境。
    15.本诗的第二句“墙外行人正独愁”情感丰富,内涵深刻,请结合全诗具体阐释该句中“愁”内涵。(6分)

【参考答案】
    14.(5分)CE
    15.(6分)
    ①惜春之情,(1分)初春时节,杏花开放,却无蜂蝶采赏,且花开易落,(1分)自己行色匆匆,无法等到杏花尽开而尽情欣赏;(1分)
    ②流离之苦(身世之叹),(1分)诗人飘零在外,纵逢赏心悦目之景也难久留,(1分)杏花独自盛开于早春,无蝶欣赏,正是诗人羁旅孤寂的写照;(1分)
    ③故国之思,(1分)诗人由眼前鲜艳的杏花联想到当年在京城看到的千万树杏花盛开的绚丽景象,表明作者忆念长安生活,(1分)且与今日的流离在外形成对比,说明诗人虽然落魄飘零,却依然心系朝廷。(1分)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翟凤翀,字凌元,益都人,万历三十二年进士。历知吴桥、任丘,
  • 下一篇:农耕文明时代留下的思想遗产中,具有深远价值的一种是上遵天道
  • 【推荐文章】

  • 途中见杏花

    【原文】 途中见杏花 吴融 一枝红艳出墙头,墙外行人正独愁。 长得看来犹有恨,可堪...

  • 奉和二兄罢使遣马归延州

    【原文】 奉和二兄罢使遣马归延州 李贺 空留三尺剑,不用一丸泥。马向沙场去,人归故...

  • 题壁上韦偃画马歌

    【原文】 题壁上韦偃画马歌① 杜甫 韦侯别我有所适,知我怜君画无敌。 戏拈秃笔扫骅...

  • 长安月夜 禁中独直对月忆元九

    【原文】 长安月夜① 白居易 喧喧车骑帝王州②,羁病无心逐胜游。 明月春风三五夜,...

  • 寄黄几复

    【原文】 寄黄几复 黄庭坚 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

  • 多好的草地也有瘦马

    【原文】 多好的草地也有瘦马 ①曾经有这样一幅漫画:碧草如茵的原野上,远处一匹匹膘...

  • 【最新文章】

  • 农耕文明时代留下的思想遗产中,具有深远价值
  • 途中见杏花
  • 翟凤翀,字凌元,益都人,万历三十二年进士。
  • 材料一:北京雨燕,曾是北京独树一帜的城市符
  • 药罐子
  • 2000年我国颁布了《中国豪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
  • 奉和二兄罢使遣马归延州
  • 李德林,字公辅,博陵安平人也。幼聪敏,年数
  • 高地
  • 材料一:清代袁枚《续诗品》中,将“著我”列
  • 十月末夜晚的闽西山区,重峦叠嶂泼墨一般,与
  • 题壁上韦偃画马歌
  • 材料一:2019年10月1日,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
  • 长远以来,中国就重视文化立国。礼治即表现在
  • 长安月夜 禁中独直对月忆元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