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玉米在人间

发布时间:2025年9月16日  更新时间:2025年9月16日
作者:李思维  文章ID:91111  浏览:

【原文】
    玉米在人间
    李思维
    茂盛的玉米地,散落在村庄的周围,一片连着一片,把村庄包围在万绿丛中,带着乡亲们的体温,聚着他们的心血,成为乡村最朴实,最优美的风景,在我的眼睛里,这是一片绿色的海洋,波涛起伏,涌动蓬勃的生命。
    身居城市后,有很长一段时间,我闭上眼睛脑海里立刻就会浮现出家乡的那些景物,尤其是那些庄稼,那碧波如浪的玉米林,我仿佛听到风儿吹过来的沙沙声响,嗅到阵阵夹杂着甜味的清香,每当这个时候,我好像又找回了那些丢失了的东西,找到了我的乡村记忆和童年的快乐时光。
    闲暇时翻阅史料,得知玉米的渊源来自墨西哥的古印第安人,墨西哥因此被誉为“玉米的故乡”。历史风云,世事沧桑,我想,当年墨西哥那些土著居民,做梦也想不到他们培育的这种黄金般的玉米竟漂洋过海,养活了无数中国人。在漫长的岁月里,玉米用一代一代的生命轮回精心地呵护着村庄民众,与村庄一起经历风雨洗礼,一起接受阳光的爱抚。
    我清楚地记得,小时候,每逢春风吹醒冻裂的泥土,父亲总在这个时候左手持鞭右手执犁,跟在那头老牛后面,用一把锋利的犁铧划开春天的序幕,农事是一波接一波的,耕好了地,接着就要把玉米种子播进地里,乡间的路上,随处可见推着种子化肥,肩扛锄头的人们,偶尔还能看见施拉机“突突”地驶过,整个田野像一锅煮沸了的开水欢腾起来。
    一场春雨过后,玉米就开始疯长,放眼望去,一片葱茏,一片苍翠,漫山遍野的绿像大海一样铺天盖地卷来,淹没了村庄。闭上眼睛,整个田野里都是玉米拔节的声音,这时节的天空是明朗干净的,土地是妩媚舒展的,玉米生长着,长到一筷子高的时候,又要追一次肥,追过肥的玉米像发育期的少年,在土地的滋养和阳光的照耀下,使劲地蹿个儿,似乎不几天,田野成了青纱,一片浩瀚壮观的风景。
    玉米快要成熟的季节,大自然的芬芳犹如久违的甘露沁人心脾,我们孩子们难以控制焦急等待的心情,迫不及待地往玉米地里钻,童年里玉米杆的美味是无与伦比的,它的汁水甜得黏牙,是我们最喜欢的免费零食,孩子们像挨了饿的小兽,迫不及待啃生棒子,甜甜的有种牛奶的香味,还有煮玉米,水是村中甘甜清澈的井水,把嫩乎乎的小玉米丢进煮饭的开水锅里一起煮,煮熟的嫩玉米水灵灵的,热气氤氲,握住玉米的两头,用牙齿轻轻地啃食,满嘴都是清香。
    秋天,到了收获的季节,农历八月十五前后,地里的玉米成熟了,经过阳光照耀的玉米,籽粒饱满,色泽光亮,一个个大棒子看上去就像兵马俑的方阵,威武而庄严,轻轻抽动鼻翼,满口满鼻都是甜蜜的气息,那年月收获玉米没有机械化,一家一户的几亩地,全是人工收获。人们拉上车子,提着袋子,挎着篮子,来到地头,掰玉米的人一手握紧秆子与玉米蒂。一手握紧玉米棒一折,一个玉米棒子就掰下来了。
    玉米秆砍下来后,捆成直径一尺的草捆子,再一簇簇地把十来个这样的草捆子聚拢,让它们彼此依靠着,站立起来,玉米秸秆要在收获后的玉米地晾里一段时间,等到水分全干了,再运回家仔细地垛起来,到了冬天,或铡成草料喂牲口,或用来搭建菜窖的顶棚,或烧火做饭,或沤制农家肥……到了春天还可以扎成菜园子的篱笆,人们一点儿也舍不得丢掉。
    吃过晚饭,碗一推,剥玉米又要开始了,干这种活,不用点灯,白白的玉米皮已经映得院里发亮,或搬个小凳子,或席地而坐,大家围着玉米堆,去除玉米的外套,只留下几片薄薄的内叶,成对成对地栓在一起,待绑好了,一下子搭在事先栽好的木桩上,挂在一个个树杈上,炫耀着一个家庭,一个村庄的丰收……

【问题】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二段“那些丢失了的东西”,指作者身居城市后闭上眼睛脑海里立刻就会浮现出的家乡的一草一木,指作者的乡村记忆和童年的快乐时光。
    B.作者翻阅史料,交代玉米的渊源,是为了说明玉米的历史悠久;作者对墨西哥古印第安人的猜想,则是为了歌颂中国人民创造的伟大业绩。
    C.文章通过播种、追肥、秋收等农事画面的依次展开,描绘了玉米在人间的成长历程,勾勒出美好的乡村生活,体现了作者浓浓的乡土之情。
    D.本文语言平白朴实,多用短句,对场景的描摹准确生动,比喻也带着生活气息,作者内心深沉的情感与之融合在一起,涌动着勃勃生机。
    5.作者描写玉米的成长历程,却从对父亲的回忆开始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6.文章以“玉米在人间”为题,有何用意?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参考答案】
    4.B
    5.从对父亲的回忆开始写,春耕给我留下的深刻的印象,说明农村生活对我的影响之深。结构上,衔接自然,引出下文描写玉米的成长历程。说明了农村生活的忙碌,表达我对这种生活的怀念等。
    6.“玉米在人间”富有诗意,写出了人们与玉米的不解之缘。将玉米苗拟人化,赋予人的情感,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玉米在土地的滋养和阳光照耀下茁壮成长的状态,表达了作者对玉米苗的喜爱和赞美之情。通过写玉米在人间四季的不同状态,来表达对农村生活的怀念。“玉米在人间”概括全文内容,揭示文章主旨。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书法是艺术,国学是学问,研究书法的学问是书学,把书法当成国学
  • 下一篇:材料一 2017年春节期间,《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重拾中国传统文
  • 【推荐文章】

  • 玉米在人间

    【原文】 玉米在人间 李思维 茂盛的玉米地,散落在村庄的周围,一片连着一片,把村庄...

  • 街声

    【原文】 街声 ①(A)【家乡有条小街。小街就是舞台。一瞬就是一生。】 ②又回到小...

  • 大自然的文字

    【原文】 大自然的文字 伊林① ①文字真是好东西。认识了文字,就可以读完很厚的书,...

  • 得张正字诗

    【原文】 得张正字诗① 陈与义 送老茅屋底,天寒人迹稀。 一觞犹有味,万事已无机。 ...

  • 夜归丁卯桥村舍

    【原文】 夜归丁卯桥村舍 许浑 月凉风静夜,归客泊岩前。桥响犬遥吠,庭空人散眠。 ...

  • 夏日题老将林亭

    【原文】 夏日题老将林亭① 张蠙 百战功成翻爱静,侯门渐欲似仙家。 墙头雨细垂纤草...

  • 【最新文章】

  • 材料一 2017年春节期间,《中国诗词大会》第
  • 玉米在人间
  • 书法是艺术,国学是学问,研究书法的学问是书
  • 曾经,科幻大片一直被好莱坞垄断,从四十多年
  • 无声记
  • 袁隆平出生在战乱年代,1930年的北平。“隆”
  • 中国古代的早期国家,是在原始社会的基础上发
  • 现代的思想家们常常说,语言文字参与建构人们
  • 街声
  • 大自然的文字
  • 虎门节马
  • 士兵!士兵!
  • 材料一 应急管理是在应对突发事件的过程中,
  • “家国天下”观念滥觞于西周时期。西周从国家
  • 索靖,字幼安,敦煌人也。累世官族,父湛,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