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依韵和并州郑宣徽见寄

发布时间:2025年10月9日  更新时间:2025年10月9日
作者:范仲淹  文章ID:91362  浏览:

【原文】
    依韵和并州郑宣徽见寄
    范仲淹①
    西湖载客恣游从②,湖上参差半佛宫。
    回顾隙驹曾不息,沉思樽酒可教空。
    层台累榭皆清旷,万户千门尽郁葱。
    向此行春无限乐,却惭何道继文翁③。
    【注】①北宋皇佑二年,吴中发生饥荒。此时范仲淹任杭州知府,他发动各地整修寺院,翻修官仓,借工程雇佣大批饥民。因措施得力,两浙灾区唯有杭州安定无事,百姓平安度过灾荒。②从:同“纵”,放任。③文翁,名党,字仲翁,西汉循吏,曾任蜀郡守,政绩卓著。

【问题】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句从乘船纵情游赏西湖写起,确定了全诗的立足点,下文中的所见、所感均由此生发。
    B.次句写湖周边的景象,从湖上放眼望去,到处是尚未建完的寺庙,参差不一,高低错落。
    C.颈联互文见义,数不清的亭台楼榭、房舍院落层层叠叠,使人感到清新旷远、葱郁繁盛。
    D.尾联两句一承一转,上句承接并收束前文,下句则是由“乐”到“惭”,丰富了全诗的内涵。
    16.“先忧后乐”精神贯穿范仲淹的一生,在其诗词中也常有体现,但这首诗却似乎有“乐”无“忧”,对此该如何理解?请结合全诗内容,阐述你的看法。(6分)

【参考答案】
    15.B(“到处是尚未建完的寺庙”不正确,“半佛宫”应该是指湖边的建筑大半是佛宫)
    16.①诗人曾通过不懈努力,借整修寺庙等行为助饥民度荒,为百姓解“忧”;如今看到当初修好的寺庙和百姓安居乐业的景象,十分欣慰,这才“乐”上心头。②即便如此,诗人仍为自己不能像先贤文翁那些为国为民做更多事情而惭愧。③所以,这首诗仍然体现了诗人心忧天下、效力家国的深厚情怀,与他“先忧后乐”的精神是完全一致的。(共6分。每点2分)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郑袤,字林叔,荥阳开封人也。袤少孤,性清正。时济阴魏讽为相国
  • 下一篇:现在好了。一天清朗,使你的心境也变得沉静和清爽了许多。你站着
  • 【推荐文章】

  • 依韵和并州郑宣徽见寄

    【原文】 依韵和并州郑宣徽见寄 范仲淹① 西湖载客恣游从②,湖上参差半佛宫。 回顾...

  • 商山富水驿

    【原文】 商山富水驿① 杜牧 益戆②由来未觉贤,终须南去吊湘川③。 当时物议朱云④...

  • 宿九仙山

    【原文】 宿九仙山① 苏轼 风流王谢②古仙真,一去空山五百春。 玉室金堂③余汉士,...

  • 道间即事

    【原文】 道间即事 黄公度 花枝已尽莺将老,桑叶渐稀蚕欲眠。 半湿半晴梅雨道,乍寒...

  • 登太白峰

    【原文】 登太白峰① 李白 西上太白峰,夕阳穷登攀。 太白②与我语,为我开天关③。 ...

  • 闲望

    【原文】 闲望 吴融【注】 三点五点映山雨,一枝两枝临水花。 蛱蝶狂飞掠芳草,鸳鸯稳...

  • 【最新文章】

  • 现在好了。一天清朗,使你的心境也变得沉静和
  • 依韵和并州郑宣徽见寄
  • 郑袤,字林叔,荥阳开封人也。袤少孤,性清正
  • 文本一:韩少功《遍地应答》 文本二:在我看
  • 一个人得有多少烟火气才算合适?烟火气少了,
  • 人久坐以后很难保持正确的坐姿,常会出现弯腰
  • 材料一:中国历史上本没有现代意义上的学科分
  • 商山富水驿
  • 材料一:大城市比中小城镇更有聚集效应和规模
  • 在当代阅读史上,我们从西方引进了“一千个读
  • 浙江素有“七山一水两分田”之称,生态禀赋良
  • 宿九仙山
  • 肃武亲王豪格,太宗第一子。初从征蒙古董夔、
  • 至亲
  • 材料一 2019年2月18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了《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