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遇只偏爱有准备的头脑
作者:未知 文章ID:554 浏览: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我们用陆游和辛弃疾的诗词来形容科学方法中所说的“机遇”,是再也合适不过了。机遇包含着两层意思:一是指偶然现象或意外事件,它提供了一种机会;二是指利用这种机会获得了某种科学技术成果。
我们以诺贝尔发明炸药为例,来分析一下究竟是什么因素使科学探索在似已无望时忽而又别开生面的吧。
诺贝尔在青少年时代,已经和炸药结下了不解之缘。到了20多岁时,终于确立了从事炸药研究的雄心壮志。他经过反复研究,首先获得了用少量火药导致硝化甘油爆炸的专利。然后,又经过多次失败,以血的代价换来了雷管的诞生,成功地解决了不用火药引爆炸药的问题。但是,在炸药的运输和贮藏上却接连发生重大事故。为此,诺贝尔又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终于发明了安全的黄色炸药。然而,新炸药的爆炸力反而不如以前的了。能不能发明一种既具有原炸药那么大的爆炸力,又具有新炸药那样安全特征的炸药呢?这时,诺贝尔似乎陷入了百思不得其解的困境。
就在这无路可走的困境中,一个偶然的机会给诺贝尔带来了光明和希望。那是在1875年的一天,诺贝尔在实验室工作时,不慎把手指划破了,他用哥罗丁敷抹了伤口。当天夜里,因手指疼痛,难以入睡,这时又想起了炸药的浓度问题。突然,一个想法启发了他,是不是可以用同手上敷用的哥罗丁相似的硝棉胶实验一下呢?他立即起床,跑到楼下实验室做实验,结果成功了。等到他的助手来到实验室,看到的是既安全可靠,爆炸力又大的新型炸药——胶质炸药,不禁又惊又喜,连连祝贺。
这是一个典型的机遇性的发现。虽然每一项科学发现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但是,每一项发现都有事先意料不到的因素在起作用,这一点对于任何科学发现来说都是共同的。虽然机遇是科学发现过程中的偶然性的表现,但是,它却是科学发现中的普遍性环节,是导致科学发现的一种千载难逢的机会。
在科学史上,我们可以列出大量的机遇事例。
1537年,法国的一位医生在对受弹伤的人采取迫不得已的紧急处理时,意外地发明了一种新的减少伤者痛苦的治疗方法;1608年,一位荷兰眼镜商受到小孩的一种游戏的启发,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架望远镜;1782年,一位奥地利矿物学家在一处矿穴里,无意中发现一种被当地人称为“可疑金”的色泽美丽的矿石,后来被证明是人类第一次发现的由“地球元素”碲组成的碲金矿石;1868年,一位瑞士化学家利用从研究所附近捡来的一些被外科诊所抛弃的手术绷带,研究细胞核的组成部分时,意外地发现了核酸;1939年,一位法国女化学家在研究锕的提纯时,却在剩下的残渣中意外地发现了一种新的放射性元素——钫……有学者认为:“绝大部分生物学和医学上的新发现都是意外作出的,或至少含有机遇的成分,特别是那些最重要的、最革命性的发现。对于确实开辟了新天地的发现,人们很难作出预见,因为这种发现常常不符合当时流行的看法。”
请记住:机遇只偏爱有准备的头脑。为了捕捉机遇,我们必须留心身边小事的意义,注意有希望的细节,善于从他人的成果中发现线索,经常反省个人以往积累的经验,发挥丰富的想像力和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