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舒婷:那个时代永远不会回来了

发布时间:2012年2月12日  更新时间:2024年6月5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1371  浏览:
    2007年11月28日下午,山西省文学院请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朦胧诗”派代表诗人舒婷,她作为压轴人物给为期一周的山西作家研修班讲课。
    身着粉色薄衫的舒婷出现在众人的视线中的时候,竞引起明星般的轰动效应。这个习惯在公众场合保持沉默姿态的女人,用柔和低缓的声音开始了她的讲述。
    一个作家的写作和他(她)成长的环境有着至关重要的联系。舒婷来自美丽的小岛鼓浪屿,但却经历了一段艰辛的青春时光。“我在填履历表时,只能填到初中,上初二时‘文革’就开始了。”到山区插队时的舒婷将诗歌当成自己最宝贵的精神支柱,她写的很多诗都被当地传颂。回城后,她做过建筑工人、纺织工人,写《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时,每天焊灯泡的工人舒婷,手上被锡水烫得都是泡。1976年,北岛写信给她,建议把《橡树》改为《致橡树》,并在1978年把这首诗发在了《今天》创刊号上。《致橡树》迅速赢得读者,也使得舒婷成为“朦胧诗”派代表诗人。当时正值“文革”刚刚结束,中国处于一个转型时期,文坛还存在“假大空”的风气,诗歌还停留在歌颂式、口号式的审美水准上,有很多人写文章甚至画漫画批评、抵触“朦胧诗”。1980年,在福建省的一次诗歌讨论会上,“我当场就痛哭着跑了出去,我没法和他们说诗。我只想关在家里写自己的东西,任何量级的桂冠对我来说都太沉重了。”“朦胧诗人”成为舒婷的一种负担,至今她从不接受采访,也不到大学演讲。
    在今天再回头看“朦胧诗”,舒婷认为虽然上世纪80年代前后出现的诗人各有各的风格,但他们对时代都发出了自己的声音,是对从前诗风的创新,即使现在看来有缺陷,但当时确实给了人们很大的震动。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
  • 下一篇:橡树致
  • 【推荐文章】

  • 中国近代科学为什么落后了?

    中国古代有着灿烂的文明,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16世纪以前长达1千多年的时期内...

  • 用万用表测定接地电阻

    接地装置安装好之后,严格讲,经过测试,接地电阻小于4欧,方可使用。投入使用后,应...

  • [美]弗·达尔《离别的礼物》赏析、原文

    【赏析】 杜牧在千年之前曾有过这样的一句感叹:门外若无南北路,人间始免别离愁。中...

  • 贾平凹《月迹》赏析、原文

    【赏析】 《月迹》一文按照盼月亮寻月亮议月亮的顺序展开,阅读时不可忽略文题月迹这...

  • 藏书情结

    说起藏书,那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儿。袁枚曾有一句名言:书非借不能读也。这句话不知苦了...

  • dedeampz在windows2003下读写权限的设置

    dedeampz在windows2003系统上安装后,apache服务是以用户System(本地系统账号)运行。...

  • 【最新文章】

  • 大美之美
  • 新版adsense怎样设置邮件看收入
  • 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
  • 中国人当然不生气
  • 天职
  • “大”与“小”的辩证关系
  • 生活中需要思索
  • 发现诗意
  • 诗意地生活(节选)
  • 明天,我们拿什么滋养生命
  • 手表的发条盒及其维修介绍
  • 高校人事代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 利用JavaScript添加网页到收藏夹方法
  • 西顾庄新石器遗址
  • 姑子坪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