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因为山在那里

发布时间:2012年5月22日  更新时间:2024年6月18日
作者:郭莉莉  文章ID:2542  浏览:
    “你们为什么要去登珠穆朗玛?”
    若干年前,美国《纽约时报》记者问英国登山家乔治·马洛里。
    “Because it is there.”他说。
    很喜欢这段话。“因为山在那里。”山在那里,是一种诱惑,一种梦想的诱惑。山本来就在那里,但并不是山的存在对每个人都构成了诱惑,登山家乔治·马洛里被高耸的珠峰撩拨起了无限情思,于是攀登珠峰成了他的梦想。我们大多数人,没有看见“山”的存在,或者“山”的存在不关乎庸常的生活,于是,高耸的珠峰对我们构不成任何的诱惑,存在如同消失,我们依然是我们,成不了登山家,同样也感受不到登珠峰的万千苦乐。
    在柴米油盐里行走、在纸醉金迷里混迹,跟攀越珠峰自然是完全不一样的人生经历和沿途风景。
    平庸者依旧平庸,山已不在。
    昨晚看“感动中国”颁奖典礼,泪水一次次冲刷着蒙尘的魂灵。
    武文斌,一个二十六岁的战士,出身农民,自认为有过人的体力,于是在抗震救灾现场,总是停不下自己的步伐,最终因疲累过度而猝死现场。我们已无从得知疯狂地挥霍着自己年轻的体力救人的小伙子在生命最后想了些什么。但是,在他的潜意识中,一定存在着这样一个意念:因为灾民在那里,因为困难在那里。
    十三个卑微的农民,舍下家和孩子,去雪灾重地,去救灾一线。站在领奖台上的他们,衣着普通,一眼就能看出他们就是普通的农民。最长者62岁,最幼者19岁。憨厚的笑,卑微的身子,黑红的脸膛。为什么要这样做?因为困难需要,因为责任使然。
    山在那里,山更在每个人的心里。
    我们也曾一次次面对破碎的家园山河、伤亡的年轻生命泪流满面,但流泪之后,一切依旧。更多的人不过摊派似的按照行政级别捐出了自己一点点零花钱,似乎便可以给心灵一个交代或安慰。记得,地震后,老家的父亲一再嘱咐我:多捐点,多捐点。
    在中国式的灰色规则里,我们看不见自己心中的“山”,或者“山”已模糊。而十三个农民,看见了远在四川的“山”——灾区的困难;更看见了自己内里的“山”——一份良心,一份责任,一份民族大义。
    是什么蒙昧了你看“山”的眼睛?是什么模糊了你心中曾经高耸的“山”?
    更大的房子、更好的车子、更多的钱、更大的权力,膨胀的欲望让现代人活得很累,最终是澄澈心灵的迷失,高尚灵魂的消失。
    全部丢开,全部放下。
    看看远方,珠峰雪山闪耀着纯净的神圣的光,那应是我们每个人心中的“山”一高尚、善良、气节、正义、勇气……
    因为山在那里,让我们都拥有看见“山”的眼睛。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环境描写要注意的问题
  • 下一篇:随笔
  • 【推荐文章】

  • 辛弃疾《清平乐·题上卢桥》创作背景、赏析

    【原文】 清平乐① 题上卢桥② 辛弃疾 清泉犇快,不管青山碍③。千里盘盘平世界,更...

  • 苏轼《澄迈驿通潮阁二首》赏析

    【原文】 澄迈驿通潮阁二首① 苏轼 (一) 倦客愁闻归路遥, 眼明飞阁俯长桥。 贪看...

  • 如何写好议论文——论题:奋斗

    【论题阐述】 奋斗 一词的本义就是指为了目标去努力行动。在现代社会中,面临着很大...

  • 如何写好日记之每日生活新鲜事

    【原文】 如何写好日记之每日生活新鲜事 每一天,我们身边都会发生大大小小的事,它...

  • 海王星上为什么风暴不断

    在我们的心目中,风暴多起源于太阳的热力:阳光使大气和海水受热,造成空气对流而刮...

  • 站成一棵树

    父亲是在李阳出事的第二天赶回村庄的。 事情也不算大,李阳打了同学。李阳以前也打同...

  • 【最新文章】

  • 白居易《江楼夕望招客》赏析
  • 姜夔《点绛唇·丁未冬过吴松作》赏析
  • 辛弃疾《清平乐·题上卢桥》创作背景、赏析
  • 陶渊明《答庞参军》赏析
  • 苏轼《澄迈驿通潮阁二首》赏析
  • 垃圾分类的作文素材
  • 如何写作文——一次奇特的比赛(想象作文)
  • 如何培养孩子独自人格,让他学会承担自己的人
  • 如何写好议论文——论题:奋斗
  • 如何写好作文之写人篇
  • 如何写好作文之叙事篇
  • 如何写好作文之写景篇
  • 如何写好日记之今天我来画美景
  • 如何写好日记之每日生活新鲜事
  • 如何写好日记之斑斓校园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