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读诗说美

发布时间:2012年6月4日  更新时间:2024年5月28日
作者:茹喜斌  文章ID:2613  浏览:
导读:
    作者借读诗来写美,构思奇歹了。难得的是,在这篇文章中作者既对唐诗中所蕴含的美做了淋漓尽致的描写,又自然而然、层层深入地揭示了自己对“发现美、欣赏美”的独特见解。叙与议的结合技巧可谓炉火纯青。希望大家在反复的诵读中仔细体会这一点。
----
读诗说美
茹喜斌
    在浩如烟海的诗词歌赋中,我最喜欢唐诗。“人闲桂花落,夜静舂山空。月出惊飞鸟,时鸣春涧中。”每每吟起这些脍炙人口的诗句,便会有一种美的向往和遐思在心中轻轻地荡漾,也使我神魂俱醉而目光如翼,翩然于蓝天彩云之际。
    我常常会掩卷思索,为什么在唐代诗人的心中履下,总是有那么多美的吟咏和歌唱,那么多美的意象和诗句,而我们今人为什么对美的感知竟这么迟钝而漠然呢?古人云,“十步之内,必有芳草”。芳草萋萋,鸟鸣花艳,自当为美。但为什么多有今人对此视而不见,唯情倾于物欲的追逐、权势的倾轧、美色的贪婪,而少有内心的自然和精神的美感呢?有时我会忧郁地思虑,美究竟离我们有多远?为什么那种淡绿草色一帘之美,那种青阶苔绿层叠之美,那种花红柳绿莺歌燕舞之美,那种春江雪月青峰夕照之美……会远离我们的生活,也远离我们的精神和心灵呢?
    我羡慕唐代诗人,他们对美的认知和追求,对美的感悟和抒发,对美的钟情和倾慕,比起我们来无疑要朴素自然得多,也执著坚韧得多。他们独守孤灯品茗读书,他们踏雪寻梅跋涉山野,他们内心向远神魂翔游,他们审察内心谨于操行……于是,那种灿艳之美,那种灵魂之美,便渗入不朽的诗意和诗章,也超越时空流进了我们的心宇。“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这诗之美意犹如空明的天空,让我们融进了一种纯粹高远之美,一种广博晶莹之美,更有一种智慧灼灼中时光流溢之美,从而让我们体验到一尘不染中自然质朴的人生。我时常会想,我们为什么没了这种发现美的眼睛,没了这种体验美的灵性,为什么眼中没了这种美的生命?
    美是真与善的载体,真与善是美的品质。因为我们多有名缰利索在身,而少有古人那清俊灿烂的品德,自然就有了排解不尽的奢欲,而难有心无旁骛心旷神怡之境,亦与美渐行渐远了。唐代诗人不然,他们尽管经历过种种磨难坎坷,但心中始终拥有一方晴朗的天地,自然就会有无处不美之景。“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即使是萧萧暮秋,在诗人的心中也是如此灿烂壮美,也能生发出美之深情昂扬的歌吟,而未有丝毫的悲怯和伤感。因为他们不仅会欣赏自然的美,还会创造精神的美,他们以生活的体验和生命的挚诚去发现美、创造美,自然就有了远离尘嚣的美之咏叹与升华。
    不要说美离我们很远。当你的心灵融进自然质朴的时候,你就会感知美,也拥有美,更能创造美。“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是美,“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是美,即使那一腔愁绪的“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也是美。美是真与善孕育的智慧和心情,美是我们走向远方的舟楫,也是沐浴我们生命的阳光。
    当我们像唐代诗人一样走进自然,以真情真爱去看待寻常的人生时,心中就会放下一些杂念、一些物欲、一些敬畏,就会走进美的圣地与境界。要知道,流年如水世事沧桑,一半的风月都在你心灵的孕育之中;要知道,亘古如斯天地永恒,一半的美感都在你心灵的冶炼之中。只要你一心向美,无论是在灯火迷离的闹市,还是在平淡偏僻的乡野,都会有让你心动之美,都会有让你独钟之美,而淌出逦韵流出清馨,亦会成就你浑然天成的生命。
    如此看来,美在心中,美在手中,美在脚下,美就在我们的追求创造中……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凋零之美
  • 下一篇:孤独的美神
  • 【推荐文章】

  • 辛弃疾《清平乐·题上卢桥》创作背景、赏析

    【原文】 清平乐① 题上卢桥② 辛弃疾 清泉犇快,不管青山碍③。千里盘盘平世界,更...

  • 苏轼《澄迈驿通潮阁二首》赏析

    【原文】 澄迈驿通潮阁二首① 苏轼 (一) 倦客愁闻归路遥, 眼明飞阁俯长桥。 贪看...

  • 如何写好议论文——论题:奋斗

    【论题阐述】 奋斗 一词的本义就是指为了目标去努力行动。在现代社会中,面临着很大...

  • 如何写好日记之每日生活新鲜事

    【原文】 如何写好日记之每日生活新鲜事 每一天,我们身边都会发生大大小小的事,它...

  • 海王星上为什么风暴不断

    在我们的心目中,风暴多起源于太阳的热力:阳光使大气和海水受热,造成空气对流而刮...

  • 站成一棵树

    父亲是在李阳出事的第二天赶回村庄的。 事情也不算大,李阳打了同学。李阳以前也打同...

  • 【最新文章】

  • 白居易《江楼夕望招客》赏析
  • 姜夔《点绛唇·丁未冬过吴松作》赏析
  • 辛弃疾《清平乐·题上卢桥》创作背景、赏析
  • 陶渊明《答庞参军》赏析
  • 苏轼《澄迈驿通潮阁二首》赏析
  • 垃圾分类的作文素材
  • 如何写作文——一次奇特的比赛(想象作文)
  • 如何培养孩子独自人格,让他学会承担自己的人
  • 如何写好议论文——论题:奋斗
  • 如何写好作文之写人篇
  • 如何写好作文之叙事篇
  • 如何写好作文之写景篇
  • 如何写好日记之今天我来画美景
  • 如何写好日记之每日生活新鲜事
  • 如何写好日记之斑斓校园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