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榆钱饭》原文、赏析

发布时间:2012年6月15日  更新时间:2024年5月29日
作者:刘绍棠  文章ID:2641  浏览:

原文:
榆钱饭
刘绍棠
    我自幼常吃榆钱饭,现在却很难得了。
    小时候,年年青黄不接春三月,榆钱儿就是穷苦人的救命粮。杨芽儿和柳叶儿也能吃,可是没有榆钱儿好吃,也当不了饭。那时候,我六七岁,头上留个木梳背儿;常跟着比我大八九岁的丫姑,摘杨芽,采柳叶,捋榆钱儿。丫姑是个童养媳,小名就叫丫头;因为还没有圆房,我只能管她叫姑姑,不能管她叫婶子。杨芽儿和柳叶儿先露头。杨芽儿摘嫩了,浸到开水锅里烫一烫会化成一锅黄汤绿水,吃不到嘴里;摘老了,又苦又涩,难以下咽。只有不老不嫩的才能吃,摘下来清水洗净,开水锅里烫个翻身儿,笊篱捞上来挤干了水,拌上虾皮和生酱作馅,用玉米面羼合榆皮面擀薄皮儿,包大馅儿团子吃。可这也省不了多少粮食。柳叶不能做馅儿,采下来也是洗净开水捞,拌上生酱小葱当菜吃,却又更费饽饽。杨芽儿和柳叶儿刚过,榆钱儿又露面了。村前村后,河滩坟圈子里,一棵棵老榆树耸人云霄,一串串榆钱儿挂满枝头,就像一串串霜凌冰挂,看花了人眼,馋得人淌口水。丫姑野性,胆子比人的个儿还大;她把黑油油的大辫子七缠八绕地盘在脖子上,雪白的牙齿咬着辫梢儿,光了脚丫子,双手合抱比她的腰还粗的树身,哧溜溜,哧溜溜,一直爬到树梢,岔开腿骑在树杈上。
    我站在榆树下,是个小跟班,眯起眼睛仰着脸儿,身边一只大荆条筐。榆钱儿生吃很甜,越嚼越香。丫姑折断几枝扔下来,边叫我的小名儿边说:“先喂饱你!”我接住这几大串榆钱儿,盘膝坐在树下吃起来,丫姑在树上也大把大把地揉进嘴里。我们捋满一大筐,背回家去,一顿饭就有着落了。九成榆钱儿搅和一成玉米面,上屉锅里蒸,水一开花就算熟,只填一灶柴火就够火候儿。然后,盛进碗里,把切碎的碧绿白嫩的青葱,泡上隔年的老腌汤,拌在榆钱饭里;吃着很顺口,也能哄饱肚皮。
    这都是我童年时候的故事,发生在旧社会,已经写进我的小说里。
    但是,十年内乱中,久别的榆钱饭又出现在家家户户的饭桌上。谁说草木无情?老榆树又来救命了。
    政策一年比一年“左”,粮食一年比一年减产。五尺多高的汉子,每年只得320斤到360斤毛粮,磨面脱皮,又减少十几斤。大口小口,每月三斗,一家人才算吃上饱饭;然而,半大小子,吃穷老子,比大人还能吃,口粮定量却比大人少。闲时吃稀,忙时吃干,数着米粒下锅;等到惊蛰一犁土的春播时节,十家已有八户亮了囤底,揭不开锅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管家婆不能给孩子大人画饼充饥;她们就像胡同捉驴两头堵,围、追、堵、截党支部书记和大队长,手提着口袋借粮。支部书记和大队长被逼得走投无路,恨不能钻进灶膛里,从烟囱里爬出去,逃到九霄云外。吃粮靠集体,集体的仓库里颗粒无存,饿得死老鼠。靠谁呢?只盼老榆树多结榆钱儿吧!丫姑已经年过半百,上树登高爬不动了,却有个女儿二妹子,做她的接班人。二妹子身背大筐捋榆钱儿,我这个已经人到四十天过午的人,又给她跑龙套。我沾她的光,她家的饭桌上有我一副碗筷,年年都能吃上榆钱饭,混个树饱。我把这些亲历目睹的辛酸往事,也写进了我的小说里。
    1979年春天,改正了我的“1957年问题”,我回了城。但是,年年暮春时节,我都回乡长住。仍然是青黄不接春三月,1980年不见亏粮了,1981年饭桌上是大米白面了,1982年更有酒肉了。不知是想忆苦思甜,还是想打一打油腻,我又向丫姑和二妹子念叨着吃一顿榆钱饭。丫姑上树爬不动了,二妹子爬得动也不愿爬了。越吃不上,我越想吃;可是磨破了嘴皮子,却不能打动二妹子。1981年回乡,正是榆钱成熟的时候,可是丫姑又盖新房,又给二妹子招了个女婿,双喜临门,我怎么能吵着要吃榆钱饭,给人家煞风景?忍一忍,等待来年吧!
    1982年春,我赶早来到二妹子家。二妹子住在青砖、红瓦、高墙、花门楼的大宅院里,花草树木满庭芳;生下个白白胖胖的女儿,刚出满月。一连几天,鸡、鸭、鱼、肉,我又烧肚膛了。忽然,抬头看见院后的老榆树挂满了一串串粉个囊囊的榆钱儿,不禁又口馋起来,堆起笑脸怯生生地说:“二妹子,给我做一顿……”二妹子脸上挂霜,狠狠剜了我两眼,气鼓鼓地说:“真是没有受不了的罪,却有享不了的福,你这个人是天生的穷命!”
    我知道,眼下家家都以富为荣,如果二妹子竟以榆钱饭待客,被街坊邻居看见,不骂她刻薄,也要笑她小抠儿。二妹子怕被人家戳脊梁骨,我怎能给她脸上抹黑?
    但是,鱼生火,肉生痰,我的食欲不振了。我不敢开口,谁知道二妹子有没有看在眼里?
    一天吃过午饭,我正在床上打盹,忽听二妹子大声吆喝:“小坏嘎嘎儿,我打折你们的腿!”我从睡梦中惊醒,走出去一看,只见几个顽童爬到老榆树上掏鸟儿,二妹子手持一条棍棒站在树下,虎着脸。    .
    几个小顽童,有的嬉皮笑脸,有的抹着眼泪,向二妹子告饶。我看着心软,忙替这几个小坏嘎嘎儿求情。
    “罚你们每人捋一兜榆钱儿!”二妹子扑哧笑了,刚才不过是假戏真唱。
    我欢呼起来:“今天能吃上榆钱饭啦!”
    “你这不是跟我要短儿吗?”二妹子又把脸挂下来,“我哪儿来的玉米面!”
    是的,二妹子的囤里,不是麦子就是稻子;缸里,不是大米就是白面。二妹子的男人承包30亩大田,种的是稻麦两茬,不种粗粮。
    有了榆钱儿又没有玉米面,我只能生吃。
    看来,我要跟榆钱饭做最后的告别了。二妹子的女儿长大,不会再像她的姥姥和母亲,大好春光中要捋榆钱儿充饥。
    或许,物以稀为贵,榆钱饭由于极其难得,将进入北京的几大饭店,成为别有风味的珍馐佳肴。

赏析:
    著名作家刘绍棠的散文《榆钱饭》,从自身经历中截取几次吃榆钱饭的生活片段,把不同的历史时期,榆钱儿在丫姑和“我”生活中的不同作用巧妙地进行了多层次、多角度的对比。文章开篇就点明了榆钱儿是小时候“我”和丫姑等劳动人民的救命粮。形象地揭示了旧社会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
    十年内乱中,“政策一年比一年‘左,,粮食一年比一年减产”,人们又只有“盼老榆树多结榆钱儿,,了。不多几笔,又形象地揭露了极“左”政策给人民带来的灾难。1980年回乡,“我又向丫姑和二妹子念叨着吃一顿榆钱饭”,“可是磨破了嘴皮子,却不能打动二妹子”。1981、1982年亦是如此。因为“不见亏粮了”,有的是“大米白面”,“更有鱼肉了”。谁还瞧得起榆钱儿!“我”,也是鱼肉吃腻了,才要吃一顿换换口味而已。可见,吃榆钱饭的意义与以前截然不同。
    三个时期榆钱儿的不同作用,对旧社会进行了无情的鞭挞,对极左路线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对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路线、农村新面貌进行了热情歌颂。
    作者以吃榆钱饭为线索,把三代人孩提时代的不同命运生动地展示出来,以其匠心独运的对比手法,以小见大,寓理于事,表现出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精深的写作艺术。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月迹》原文、赏析
  • 下一篇:《自由人契米》赏析
  • 【推荐文章】

  • 《今世的五百次回眸》赏析、原文

    【赏析】 读完《今世的五百次回眸》,荡气回肠之感油然而生。毕淑敏毕竟是驾驭文字的...

  • 壶井荣《蒲公英》赏析、原文

    【赏析】 壶井荣(1900~1967),是一位日本女作家,她的《蒲公英》用优美、清新、细腻...

  • 《三十年的重量》原文、赏析

    【原文】 三十年的重量 余秋雨 时至岁末,要我参加的多种社会文化活动突然拥塞在一起...

  • 4:3投影幕布英寸与米换算

    规格:72寸 尺寸:1.46*1.12 比 例4:3 规格:84寸 尺寸:1.76*1.28 比 例4:3 规格:100寸 ...

  • 君子兰花盆大小及深浅的选择

    随着植株的生长,要根据情况,及时移栽分盆,以保证植株的正常生长条件。 换盆时要明...

  • 去掉文件及文件夹的系统隐藏属性

    有时候文件或文件夹变为系统属性,就像System Volume Information和RECYCLER这样的文...

  • 【最新文章】

  • 麦子的哲学
  • 《我是吃亏的》原文、赏析
  • 《诺贝尔的遗嘱》原文、赏析
  • 《傅雷家书》赏析
  • 《春之怀谷》赏析、原文
  • 《卖报纸的老人》赏析、原文
  • 《今世的五百次回眸》赏析、原文
  • 让儿子独立一回
  • 不要为自己寻找理由
  • 我的父亲爱迪生
  • 《都市精灵》(节选)
  • 科学与艺术,在人类文明的早期,本来是结合在
  • 人格——最高的学位
  • 南极探险
  • 壶井荣《蒲公英》赏析、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