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文盲母亲

发布时间:2012年8月7日  更新时间:2024年6月6日
作者:刘保法  文章ID:4646  浏览:

文盲母亲
刘保法
    ①母亲聪明能干,遗憾的是目不识丁。
    ②在我心里,这种遗憾延续了很长时间,比如说,每当看到现在的孩子能从父母那里得到一本又一本好书时,我就会想,自己的童年如果能有这样的福气就好了;每当看到现在的孩子参加了这个培训班又参加那个培训班,补了这门课又补那门课,回到家里父母还要开小灶辅导,我的心里就酸酸的不是滋味;每当走进有钢琴有提琴,抑或有书橱有碟片的家庭,我更是感叹不已,时时提醒自己,不能有此奢望呀,那简直就是想入非非……
    ③这就是一个文盲母亲留给我的遗憾。
    ④也恰恰因了这些遗憾,我的童年是无拘无束的,学习负担也并非繁重不堪,母亲只是叮嘱我要做个人穷志不穷、孝敬长辈、品行端正的好孩子,至于学业,母亲撂下“既然读了就读好”一句话,其他一概不问,顺其发展。我就这么在母亲这种淳朴简单文盲式的家教中,享受着童年无拘无束的快乐,比如说——
    ⑤我睡觉床头有块窗板,我在上面布置了“刘保法作品展览”,用来刊登自己写的作文和画的图画。母亲不懂作文图画的好坏,只是笑眯眯地对邻居说:“好看吗?那是小弟画的!”
    ⑥我和邻家孩子组成小乐队,常在一起吹吹拉拉、弹弹唱唱。母亲又会笑眯眯地告诉客人:“好听吗?那个吹笛子的是伲小弟!”
    ⑦母亲收工回家,睡午觉时,我往往会帮母亲把锄头镰刀磨快。母亲乐得逢人便说:“小弟磨的刀,用一下午也不会钝掉!”
    ⑧我在后院开辟“米丘林植物园”,种了李树桃树葡萄和各种花草:在田头挖战壕筑城堡,捉了蜜蜂蝴蝶金龟子等各种昆虫养在里面。母亲也不阻止,只是摇头笑道:“亏他想得出!”
    ⑨这些司空见惯的童年兴趣、生活劳作,谁会注意它们蕴涵其中的创作欲、想象力和动手动脑、艺术素养呢?文盲母亲不经意的称赞、欣赏和肯定,谁又会跟这个班那个班的专业培训联系起来呢?我自己也懵懵懂懂的,一直把它们当作遗憾看待呢!直到后来我当了记者,采访了广西小画家亚妮和她的爸爸,才对这种遗憾有了新的领悟。亚妮是个想象力非常丰富的小画家,她的想象力是哪里来的呢?亚妮爸爸告诉我,亚妮从小就喜欢乱涂乱画,那就让她乱涂乱画吧,总有一天她会在乱涂乱画中产生灵感的;画错也不要紧,即使手指画了六个七个也不要责怪她,到了一定的认知年龄,她自然会纠正的。而一再责怪她训斥她,她的艺术细胞也许就从此停止了活动,她的想象热情也许从此被湮灭。亚妮爸爸说,他也辅导亚妮,但在亚妮十八岁以前绝不让她临摹,也不让她进行枯燥乏味的技巧训练;他不能指手画脚,不能耳提面命地教,只能站在后面去理解她、保护她、引导她,让她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无拘无束地画。亚妮的想象力就在她爸爸的这种理解、保护和引导下,越来越丰富,越来越新奇!我的文盲母亲肯定不像亚妮爸爸这个画家父亲那样有理论有实践,一套又一套的,但她的称赞她的欣赏她的肯定,不就同样起到了“站在后面理解、保护和引导”的作用吗?是不是歪打正着,文盲母亲留给我的那些遗憾,或许正是避开了现今教育的某些误区?
    ⑩我不再遗憾,我对我的文盲母亲充满敬爱和感激。
    ⑾母亲故世时,我特地将自己的著作目录抄了好几页纸,和纸钱一起烧给了母亲。我含着泪,目送着那几页纸化成的黑蝴蝶,在火焰中飞旋。

【问题】
    1.“我”对“文盲母亲”盼情感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    )——理解——(    )
    2.将题目“文盲母亲”改为“母亲”,好不好?为什么?请结合文章,谈谈你的理解。
    3.⑤~⑧段描写了作者的四个童年生活片段,反复写了母亲的神态:“笑眯眯”“笑”“乐”。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4.我的“文盲母亲”和小画家亚妮的爸爸相同的教育思想是什么?请阅读第⑨段并进行概括:
    5.作者在文中写道:“文盲母亲留给我的那些遗憾,或许正是避开了现今教育的某些误区?”请你结合文义和现实,谈谈现今教育的误区指的是什么。

【参考答案】
    1.遗憾—一理解—一敬爱感激
    2.不好。因为“文盲母亲”在内容上一是强调了母亲的文化程度低这一事实;二是欲扬先抑地表现了“母亲虽然文化程度低,却给了我最好的教育”这一主旨。
    3.作者反复用神态描写表现母亲对我童年种种玩乐行为的赞美,目的是凸显母亲的教育方法和理念:欣赏、赞美、尊重孩子。
    4.尊重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给孩子自由和空间;站在后面去理解他(她)、保护他(她)、引导他(她);让他(她)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能写出两点即可)
    5.现今教育的误区有:对孩子过多的限制,过多的指手画脚,过多的耳提面命;孩子没有自我发展的自由和空间;孩子作业过多,不堪重负。等等。(写出两点即可)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我们为什么活着
  • 下一篇:另一种珍爱
  • 【推荐文章】

  • 【原文】 愁 杜甫 江草日日唤愁生,巫峡泠泠非世情。 盘涡鹭浴底心性?独树花发自分...

  •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原文】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李白 请以双白璧,买君双白鹇。 白鹇白如锦,白雪耻容颜...

  • 滕王阁诗

    【原文】 滕王阁诗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

  • 高阳台·送陈君衡被召

    【原文】 高阳台 送陈君衡被召① 周密 照野旌旗,朝天车马,平沙万里天低。宝带金章...

  • 送耿晦之守湖州

    【原文】 送耿晦之守湖州 徐祯卿(明) 远下吴江向雪川,高秋风物倍澄鲜。 鵁鶄①菰叶...

  • 鹧鸪天

    【原文】 鹧鸪天 朱敦儒[注] 画舫东时洛水清。别离心绪若为情?西风挹泪分携后,十夜...

  • 【最新文章】

  • 苏颂字子容,泉州南安人。第进士,知江宁县。
  • 留下长江的人
  • 材料一:关于语言经济学的由来,学界都普遍认
  • 中国上下五千年,拥成自己的灿烂文化,古代常
  • 说到人类大脑,你一定能联想到这种坚果——核
  •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 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人。元名敦实,避英
  • 被施了魔的花园
  • 材料一:理论上,讲好一个故事需要考虑三种主
  • 中国画有“山水画”这一门类。为什么叫“山水
  • 民间有种说法,有外伤不能吃酱油,否则伤口会
  • 滕王阁诗
  • 《曾国藩家书·致诸弟》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