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康德是西方的孔子?

发布时间:2012年8月19日  更新时间:2024年5月28日
作者:陈乐民  文章ID:5015  浏览:

康德是西方的孔子?
陈乐民
    最近,听一位久居美国的朋友说,他在美国读哲学时听莱教授把康德称作西方的孔子,联系到有人称伏尔泰是西方的“孔门大弟子”,同样都是使我长见识的趣闻。
    康德究竟了解多少孔夫子,未详察过。只知道,康德有过一份“口授记录”,估计是他在大学讲课时记录下来的。据说他在讲授自然地理时曾经讲到过中国,涉及中国的地理条件、民族习性、饮食衣着、语言刑律、家庭婚姻、物产、宗教等等。那个时期欧洲人对中国的了解都来自各种各样的传教士的口耳之传,接触到某位传教士,这位传教士眼中的中国就成了资料来源。康德一生足迹不出乡里,他对中国的知识只能来源于此。凭这份“口授记录”,康德对中国的了解水平超不过一般传教士的水准。其中不乏好奇的谈资性质的描述,如说:“中国人无论什么都吃,甚至狗、猫、蛇等等。”讲到孔子,只有一句:“中国人崇拜孔子,他是中国的苏格拉底。”
    拿康德同孔子来比,根本没有可比性。从他们在各自哲学思想史上的地位比,很难说康德是西方的孔子;从各自哲学思想的内涵比,在深层空灵默契处有相通点,同是哲学的深层通感,但说康德是西方的孔子,则断无可解。
    至于说伏尔泰是孔门大弟子,论者的根据是伏尔泰读过《论语》等等,言之凿凿,信其有证。然而,那个时候的理解翻译水平是可想而知的,利玛窦和龙华民的理解就很不一样。伏尔泰确实是对中国有一种好感,一是因为他接触的传教士是康熙宫廷里的“亲华派”,二是因为他在法国处于受压的地位,把康熙当作“开明天子”,把这一切揉在一起,伏尔泰便成“亲华派”了。同是启蒙时期的孟德斯鸠就不同,看过他《论法的精神》的,都知道那是十分尖刻和入木三分的。就是康德的口授记录中在描述中国人的民族习俗和性格时也有这类话:“中国人报复心强,但他们总可以忍耐到适当的时机才发作;他们非常贪玩,可胆小怕事;他们抱着传统习俗死死不放,对未来生活却漠不关心……”
    可是,为什么时常会听到18世纪的欧洲如何之掀起“中国热”之类的话呢?我想,外国人这样说,一方面是出自对中国的好感或好奇;同时也说明他们根本不懂得孔夫子是怎么一回事。中国人喜欢这样说,甚至引用外国人的话,是因为可以满足一些自己的民族虚荣心。那潜台词是:看!连外国人都说我们的孔夫子如何如何了!所以只要是海外的一声赞誉,便通常会受到国人所享受不到的“青睐”。

【问题】
    2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说康德是西方的孔子,称伏尔泰是西方的“孔门大弟子”,都很有趣味性,又使人长见识。
    B.康德与孔子哲学思想的内涵有相通处,但从各自在哲学史上的地位看,康德根本就难以比得上孔子
    C.不同的传教士对欧洲知识分子有不同的导向作用,因此,欧洲知识分子对中国的认识存在很大的差异。
    D.文章引用康德的“口授记录”,旨在证明康德不仅不了解孔子,而且还对中国抱有很深的偏见。
    22.“康德究竟了解多少孔子,未详察过”,这句话隐含着一个什么观点?结合文章第二段看,支持这一一观点的理由有哪些?(6分)
    观点:
    理由:

【参考答案】
    21.C(A误在趣味性、长见识。B“没有可比性”不是说康德比不上孔子。D康德并投有对中国抱有偏见)3分
    22.观点是:康德对孔子了解得并不多。2分
    理由是:①康德足不出乡里,对中国的了解不会超过传教士的水准。(2分)②对孔子康德只说过一句话。(2分)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崖边对话
  • 下一篇:空巢
  • 【推荐文章】

  • 乡愁

    【原文】 乡愁 席慕容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

  • 土地与庄稼的联想

    【原文】 土地与庄稼的联想 阿来 ①在离故乡很远很远的地方,【我看见一望无际的玉米...

  • 最后一个鸡蛋

    【原文】 最后一个鸡蛋 郑渊洁 整个鸡家族都不甘心自己在地球上的地位任人宰割,供人...

  • 春望

    【原文】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

  • 相见欢

    【原文】 相见欢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

  • 桥之美

    【问题】 1.联系全文来看,画家眼中的桥具有什么特殊的美感? 2.作者认为桥之美的实...

  • 【最新文章】

  • (7)《游山西村》中经常被人们用于比喻绝处
  • 心泉
  • 材料一 为见证和记录世界最高峰的冰川消退情
  •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
  • 晏殊《浣溪沙》
  • 人的潜力
  • 真理诞生在一百个问号之后
  • 乡愁
  • 汉江临眺
  •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
  • 母亲的菊花
  • 细菌生产新能源
  • 林清玄《生命的化妆》
  • ③,温庭筠的《商山早行》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