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听戏

发布时间:2012年9月29日  更新时间:2024年6月5日
作者:王国华  文章ID:5984  浏览:
    有一年,老爹老妈被我从老家接来。我问他们:“听过二人转吗?”老爹说:“听过,咱们那边有卖碟片的,都是杂耍什么的,没多大意思。”我说:“我给你们放一张碟吧,纯唱的。”
    我给他们放了《冯奎卖妻》。开饭时间到了,喊两位老人吃饭,一看,他们正坐在沙发上抹眼泪。
    《冯奎卖妻》是典型的苦戏。这样的戏还有很多。有个传统相声叫《哭四出》,讲的是一位老太太高高兴兴去看戏,第一出看的是《白毛女》。白毛女苦啊,老爹被地主逼债,大年初一喝了卤水自杀。老太太进入情境,跟主人公一起哭个昏天黑地。有人劝她,老太太,别哭了,演完了,看下一出吧。下一出是《秦香莲》。秦香莲带着两个孩子,被韩琦追杀到庙里,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只好向韩琦哭诉详情。台上秦香莲哭,台下老太太哭。刚哭完,《孟姜女》又开戏了。这部戏更惨,孟姜女把长城都哭倒了,老太太能不跟着哭吗?接下来是《祥林嫂》,祥林嫂的命运太悲惨了,老太太哭着说:“我这不是看戏,我是吊孝来了。”
    所谓戏剧化,不是复杂化,而是简单化,把纷繁的生活简化为对与错、善与恶、真与假、悲与喜,其中尤以悲喜为最,丑角的插科打诨可以让人笑得肚子疼,而旦角的哭天抢地则把苦情做到了极致。苦戏经过几百年的打磨增删,字斟句酌,抓主轴情绪的能力炉火纯青。《窦娥冤》中有一句:“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无论用哪种戏剧形式去唱,都感天动地,令人潸然泪下。
    中老年人爱看戏,大概就是喜欢这种直逼情绪底线的感觉吧?
    还有一种戏,就是卖弄唱腔,跳过来跳过去地逗嘴皮子。京剧以玩唱腔、玩流派、玩源流著称,一字一板都要讲究出处。这,却也是很多人喜欢它的原因之一。人到中老年,情感和精神越来越麻木,一方面需要大爱大恨的刺激,一方面也需要没有任何意义的哼哼哈哈,仿佛儿童下意识地随口唱出的小调。两种方式,都属精神按摩。是按摩的两极。
    公园里,老人们拉着胡琴,“我正在城楼观山景,耳听得城外乱纷纷……”面无表情,不带一点感情色彩。
    还有什么需要表达的呢,玩呗!
    戏剧有着很强的教化功能。仁义礼智信,一个一个细数端详。小时候看过一出戏,叫《墙头记》,木匠张老汉有两个儿子大乖和二乖,老汉年纪大了,轮流在儿子家中养老。因为每个月有长有短,两个儿子都不想多轮上一天,大儿子就把老父亲撂在二儿子家的墙头上。表演很滑稽,观众都哈哈大笑。【我不经意间一回身,看到一个中年人也在哈哈笑,笑得前仰后合,鼻涕泡都出来了】。
    他可是村里有名的不孝之子啊!谁家孩子对父母不好,人们就愤愤地说,畜生!你别像某某某一样,打爹骂娘!这出戏简直就是专门给他演的,他应该惭愧才对,怎么倒像个没事人一样看热闹呢?
    戏剧把问题简单化了,无奈人生是复杂的,各种可能性都有。或许他已经在内心深处论证了一千次,证明自己是孝顺的,如果说有摩擦,也是父母不懂事,是别人不理解自己而已。戏里演的是别人,跟自己没任何关系——他轻而易举地把自己开脱了出来。
    苦戏或许可以让他陪着主人公掉泪,但在大是大非面前,他绝对入不了戏。戏啊,毕竟是戏。生活呢,还是生活。
    (《读者·原创版》2011年第8期)
【问题】
    15.作者围绕听戏,写出了听戏人的行为感受。阅读作品,填写下面的表格。(4分)
      戏的功能种类  人的行为感受
    第一种  苦戏  ①【  】
    第二种  ②【  】  ③【  】
    第三种  ④【  】  不羞愧看热闹
    16.阅读画线句子,结合文章内容,揣摩中年人“笑”的对象和原因。(2分)
    ①“笑”的对象:
    ②“笑”的原因:
    17.结合文章内容,理解“戏啊,毕竟是戏。生活呢,还是生活。”一句的含义(5分)
    答:
【参考答案】
    15.①喜欢情绪直逼底线的感觉(1分)②卖弄唱腔的戏(1分)
    ③不带感情色彩、玩(1分)④有很强的教化功能的戏。(1分)
    16.①笑的对象是:《墙头记》里的大儿子把老父亲撂在二儿子家的墙头上这出戏中,演员的滑稽表演。(1分)②他认为,戏里演的是别人,跟自己没任何关系。(1分)
    17.戏剧把问题简单化了,把纷繁的生活简化为对与错、善与恶、真与假、悲与喜。(2分)无奈人生是复杂的,各种可能性都有。(2分)苦戏或许可以让听戏人陪着主人公掉泪,但在大是大非面前,有的人绝对入不了戏。(1分)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带套袖的孙犁先生
  • 下一篇:本土“留学”
  • 【推荐文章】

  • 【原文】 愁 杜甫 江草日日唤愁生,巫峡泠泠非世情。 盘涡鹭浴底心性?独树花发自分...

  •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原文】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李白 请以双白璧,买君双白鹇。 白鹇白如锦,白雪耻容颜...

  • 滕王阁诗

    【原文】 滕王阁诗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

  • 高阳台·送陈君衡被召

    【原文】 高阳台 送陈君衡被召① 周密 照野旌旗,朝天车马,平沙万里天低。宝带金章...

  • 送耿晦之守湖州

    【原文】 送耿晦之守湖州 徐祯卿(明) 远下吴江向雪川,高秋风物倍澄鲜。 鵁鶄①菰叶...

  • 鹧鸪天

    【原文】 鹧鸪天 朱敦儒[注] 画舫东时洛水清。别离心绪若为情?西风挹泪分携后,十夜...

  • 【最新文章】

  • 苏颂字子容,泉州南安人。第进士,知江宁县。
  • 留下长江的人
  • 材料一:关于语言经济学的由来,学界都普遍认
  • 中国上下五千年,拥成自己的灿烂文化,古代常
  • 说到人类大脑,你一定能联想到这种坚果——核
  •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 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人。元名敦实,避英
  • 被施了魔的花园
  • 材料一:理论上,讲好一个故事需要考虑三种主
  • 中国画有“山水画”这一门类。为什么叫“山水
  • 民间有种说法,有外伤不能吃酱油,否则伤口会
  • 滕王阁诗
  • 《曾国藩家书·致诸弟》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