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乡村教师

发布时间:2012年10月12日  更新时间:2024年5月27日
作者:岳勇  文章ID:6200  浏览:

【原文】
    乡村教师
    岳勇
    ①临近大学毕业的那段日子,同学们都为毕业后能留在城里能有份好工作忙开了,唯有娟子按兵不动,如无事人一般。
    ②我们同宿舍的几个姐妹都劝她出去活动活动,争取能在城里留下来。哪知娟子却笑笑说:“我要回乡下去。”
    ③我们都吃了一惊,娟子的老家我们结伴去游玩过一次,在大巴山最深处,汽车在二十里以外就进不去了。村里人住的全是茅草屋。我们当时都笑着调侃说那儿是全国最贫瘠的地方。而现在,娟子却轻描淡写地放弃了这次改变命运跳出农门的良机,要重新回到那穷山沟,我们都替她惋惜。
    ④这时,娟子一本正经地给我们说了一个故事。
    ⑤10年前,大巴山深处有一所学校。整个学校只有一间茅屋搭成的教室,只有一个班级,也只有一个老师。班上有13名学生,那位乡村老师讲他们从一年级教起,一直教到六年级。
    ⑥然而,就在小学快毕业的时候,不幸的事发生了。
    ⑦有个放牛娃在山上玩火,不小心把茅屋教室给引燃了。等大家发现时,大火已经快封住了教室门。
    ⑧教室里的13名乡下娃子都乱了套,但那位乡村教师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镇静。他一面教孩子们不要慌张,一面将被大火围困的孩子们一个个往外背。大火已将窄窄的木门完全封住,老师的衣服、头发和胡子全都烧焦了。但他并没有放弃。到最后,教室里只剩下两名女同学。
    ⑨老师在一次冲进火海,那两名女同学正坐在教室里哇哇大哭。老师看了她俩一眼,最后咬咬牙,背起其中一个就往外冲。
    ⑩烧得通红的门框呼地一声砸下,将老师砸了一个踉跄,但他最后还是背着那个女孩从大火中爬了出来。
    (11)他把那个女孩被盗安全地带,然后又急急地冲进了早已变成火海的教室。就在这时,轰的一声,教室烧塌了。老师和最后那名学生再也没有出来……
    (12)讲完这个故事,娟子眼圈都红了。
    (13)我们都猜了出来:“最后就出来的那名女同学就是你,是么?”
    (14)“是的。”娟子含泪点点头,“但你们知道最后那位被老师留在教室里再也没有被出来的同学是谁么?”我们都摇摇头。
    (15)娟子说:“是老师的女儿呀!”
    (16)说完这句话,娟子再也忍不住哭了起来。
    (17)我们的眼圈也都红了。
    (18)最后,我们宿舍有三个姐妹跟着娟子去她老家作了一名乡村教师。我是其中一位。
    (选自《时文选粹》,南方出版社)

【问题】
    12.这篇小说以“乡村教师”为题,请你在全面把握小说情节和准确把握小说主旨的基础上,对文中塑造的两类“乡村教师”的形象分别用4个字加以形容。(4分)
    13.下列对文中的划横线词语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2)段的“笑笑”表现了娟子乐观开朗的性格和同学间和谐的人际关系。
    B.(3)段中的“笑”以开玩笑的方式表明“我们”对娟子家乡的贫苦程度颇感意外和吃惊。
    C.(9)段的“大哭”以两个女同学的脆弱与无助,突出了“老师”临危的镇静与勇敢。
    D.(16)段的“哭”表现了娟子对老师的女儿不幸遇难的悲伤心情。
    14.小说结尾说,“最后,我们宿舍有三个姐妹跟着娟子去她老家作了一名乡村教师。我是其中一位。”如果你也身在其中,你会是“其中一位”吗?为什么?(请根据文意及自己的阅读感受作答,3分)

【参考答案】
    12.(4分)舍己救人(无私奉献)(2分),传承无私(延续爱心、爱心接力)(2分)
    (后者如答“知恩图报”、“从善如流”等类似的4音节词语评1分。不按照规定字数答题不给分。)
    13.(3分)B
    14.(3分)作肯定或否定回答评0.5分;按照答题要求言之有理切正确评2分;表述简明、通顺评0.5分;不按照答题要求作答不给分。示例:读了文本,我也像娟子及其同学一样对无私奉献的乡村教师心生敬意,深受感动,而将这种无私与爱心承传下来,是我们年轻一代义不容辞的责任。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私心
  • 下一篇:人在风中
  • 【推荐文章】

  • 【原文】 愁 杜甫 江草日日唤愁生,巫峡泠泠非世情。 盘涡鹭浴底心性?独树花发自分...

  •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原文】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李白 请以双白璧,买君双白鹇。 白鹇白如锦,白雪耻容颜...

  • 滕王阁诗

    【原文】 滕王阁诗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

  • 高阳台·送陈君衡被召

    【原文】 高阳台 送陈君衡被召① 周密 照野旌旗,朝天车马,平沙万里天低。宝带金章...

  • 送耿晦之守湖州

    【原文】 送耿晦之守湖州 徐祯卿(明) 远下吴江向雪川,高秋风物倍澄鲜。 鵁鶄①菰叶...

  • 鹧鸪天

    【原文】 鹧鸪天 朱敦儒[注] 画舫东时洛水清。别离心绪若为情?西风挹泪分携后,十夜...

  • 【最新文章】

  • 苏颂字子容,泉州南安人。第进士,知江宁县。
  • 留下长江的人
  • 材料一:关于语言经济学的由来,学界都普遍认
  • 中国上下五千年,拥成自己的灿烂文化,古代常
  • 说到人类大脑,你一定能联想到这种坚果——核
  •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 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人。元名敦实,避英
  • 被施了魔的花园
  • 材料一:理论上,讲好一个故事需要考虑三种主
  • 中国画有“山水画”这一门类。为什么叫“山水
  • 民间有种说法,有外伤不能吃酱油,否则伤口会
  • 滕王阁诗
  • 《曾国藩家书·致诸弟》节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