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从罗丹那得到的启示

发布时间:2012年10月12日  更新时间:2024年2月8日
作者:茨威格  文章ID:6204  浏览:

    我那时大约二十五岁,在巴黎研究与写作。许多人都已称赞我发表过的文章,有些我自己也喜欢。但是,我心里深深感到我还能写得更好,虽然我不能断定那症结的所在。
    于是,一个伟大的人给了我一个伟大的启示。那件仿佛微乎其微的事,竞成为我二一生的关键。
    有一晚,在比利时名作家魏尔哈仑家里,一位年长的画家慨叹着雕塑美术的衰落。我年轻而好饶舌,热炽地反对他的意见。“就在这城里,”我说,“不是住着一个与米开朗琪罗媲美的雕刻家吗?罗丹的《沉思者》《巴尔扎克》,不是同他用以雕塑他们的大理石一样永垂不朽吗?”
    当我倾吐完了的时候,魏尔哈仑高兴地指指我的背。“我明天要去看罗丹,”他说,“来,一块儿去吧。凡像你这样称赞他的人都该去会他。”
    我充满了喜悦,但第二天魏尔哈仑把我带到雕刻家那里的时候,我一句话也说不出。在老朋友畅谈之际,我觉得我似乎是一个多余的不速之客。
    但是,最伟大的人是最亲切的。我们告别时,罗丹转向了我。“我想你也许愿意看看我的雕刻,”他说,“我这里简直什么也没有。可是礼拜天,你到麦东来同我一块吃饭吧。”
    在罗丹朴素的别墅里,我们在一张小桌前坐下吃便饭。不久,他凝视着我,温和的眼光充满着激励,他本身的淳朴,宽释了我的不安。
    在他的工作室,有着大窗户的简朴屋子,有完成的雕像,许许多多小塑样——一支胳膊,一支手,有的只是一只手指或者指节;他已动工而搁下的雕像,堆着草图的桌子:一生不断的追求与劳作的地方。
    罗丹罩上了粗布工作衫,因而好像就变成了一个工人。他在一个台架前停下。“这是我的近作,”他说,把湿布揭开,现出一座女正身像。“这已完工了。”我想。
    他退后一步,仔细看着,这身材魁梧、阔肩、白髯的老人。
    但是在审视片刻之后,他低语了一句:“就在这肩上线条还是太粗。对不起……”
    他拿起刮刀、木刀片轻轻滑过软和的黏土,给肌肉一种更柔美的光泽。他健壮的手动起来了;他的眼睛闪耀着。“还有那里……还有那里……”他又修改了一下,他走回去。他把台架转过来,含糊地吐着奇异的喉音。时而,他的眼睛高兴得发亮;时而,他的双眉苦恼地蹙着。他捏好小块的黏土,粘在像身上,刮开一些。
    这样过了半点钟,一点钟……他没有再向我说过一句话。他忘掉了一切,除了他要创造的更崇高的形体的意象。他专注于他的工作,犹如在创世的太初的上帝。
    最后,带着舒叹,他扔下刮刀,像一个男子把披肩披到他情人肩上那种温存关怀般地把湿布蒙上女正身像。于是,他又转身要走,那身材魁梧的老人。
    在他快走到门口之前,他看见了我。他凝视着,就在那时他才记起,他显然对他的失礼而惊惶。“对不起,先生,我完全把你忘记了,可是你知道……”我握着他的手,感激地紧握着。也许他已领悟我所感受到的,因为在我们走出屋子时他微笑了,用手抚着我的肩头。
    在麦东那天下午,我学得的比在学校所有的时间都多。从此,我知道凡人类的工作必须怎样做,假如那是好而又值得的。
    再没有什么像亲见一个人全然忘记时间、地方与世界那样使我感动。那时,我参悟到一切艺术与伟业的奥妙——专心,完成或大或小的事业的全力集中,把易于弛散的意志贯注在一件事情上的本领。
    于是,我察觉我至岑在我自己的工作上所缺少的是什么——那能使人除了追求完整的意志而外把一切都忘掉的热忱,一个人一定要能够把他自己完全沉浸在他的工作里。没有——我现在才知道——别的秘诀。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vb检测文件夹并创建文件夹
  • 下一篇:vb格式化日期时间
  • 【推荐文章】

  • 王昌龄《送柴侍御》赏析

    【原文】 送柴侍御 王昌龄 沅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

  • 喜马拉雅山能否超过万米?

    矗立于喜马拉雅山上的珠穆朗玛峰是世界最高峰,它的高度为8844.43米。地质学家们发现...

  • 机遇只偏爱有准备的头脑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 李商隐《杜工部蜀中离席》赏析

    【原文】 杜工部①蜀中离席 李商隐 人生何处不离群?世路干戈惜暂分。 雪岭未归天外使...

  • 李清照《清平乐》赏析

    【原文】 清平乐 李清照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 今...

  • 尊重别人就等于尊重自己

    一天下午,一位穿得很时髦的中年女人带着一个小男孩走进美国著名企业亚联集团总部大厦...

  • 【最新文章】

  • 学习与思考的作文素材
  • 苏轼《六年正月二十日,复出东门,仍用前韵》
  • 杜甫《七月一日题终明府水楼(其二)》鉴赏
  • 王昌龄《送柴侍御》赏析
  • 元好问《水调歌头·赋三门津》赏析
  • 《水调歌头·壬子被召,端仁相饯席上作①》赏
  • 《专家与通人》分析
  • 《早兴》鉴赏
  • 我国四季冷热的变化
  • 我国地形之“天倾西北,地陷东南”的传说
  • 喜马拉雅山能否超过万米?
  • 捧着空花盆的孩子
  • 以宽容赢得了江山
  • 有一样东西无法购买
  • 最苦与最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