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室铭
作者:刘禹锡 文章ID:6937 浏览:
【原文】
    陋室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人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问题】
    9.下列句子,朗读停顿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B.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C.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D.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10.下列句中加点的“之”,同“无丝竹之乱耳”中的“之”用法相同的是(    )(2分)
    A.辍耕【之】垄上    B.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C.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D.醉翁【之】意不在酒
    1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
    谈笑有【鸿儒】    无【丝竹】之乱耳
    12.翻译下列句子(2分)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13.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陋室不陋"的?这样写表现出了作者怎样的意趣?(4分)
    14.此文是在刘禹锡被贬之后所写。文章开头作者自比仙、龙;结尾又以“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自比,其中的“诸葛”指的是三国时著名的政治家【    】,“子云”指的是西汉文学家【    】。此句深埋着作者【    】的矛盾情绪。(3分)
【参考答案】
    9.C
    10.C
    11.博学的人奏乐的声音
    12.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屋
    主人品德高尚(也就不简陋了)
    13.作者是从陋室的环境恬静、交往人物不俗和情趣的高雅三个方面来写的,表达出作者保持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14.诸葛亮    杨雄    心有不甘的幽怨之情和自我劝慰的矛盾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