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桐花开
作者:未知 文章ID:8419 浏览:
【原文】
泡桐花开
泡桐花开在农历四月。
每天傍晚归来,只要一转进那条长着泡桐树的小巷,我的脚步就会放慢放轻,仿佛去赴一个一年一度的约定。
我常常伫立树下凝望泡桐,它出奇地高大,仿佛与蓝云接壤,颇有伟岸的男子气。它枝繁叶茂、树冠如盖,在半空中流淌着旺盛的生命力。它的花朵紫中带白,密密地簇生着犹如一个个花塔,外层的花朵有点像塔上的铃铛,风吹过簌簌作响。也有不少花朵随风而落,在大地上铺陈出一小块紫色地毯,既诗意又清丽。仔细端详泡桐花会发现它们状如喇叭,安详地躺在地上构筑着“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境界。
泡桐花还散发着独特的芬芳。那气味不象玫瑰、百合的香气那样优雅,而是带点粗犷,会出其不意地窜入人的嗅觉,让人蓦地意识到它的存在。那气味并不浓烈,而是恬淡、辽远的,让入的心弥漫起一种温柔怅惘,陷入“什么都想、什么都不想”的空灵状态。那气味不属于精致的城市,而是带着乡间味儿,令人联想起森林、平原、山野,散发着幽深、潮湿的泥土气息。
也许正是泡桐花的形、色、味在不经意间交织成了它的风骨,我总觉得泡桐花是一种淡泊、隐逸同时又有些寂寥的花。由于树干高大,它不仅超然于群花之上而且还超出了人的视线,显出一份“不与百花争春”的高古。很少听人提起“泡桐花开了”,它自生自长、花开花落,不用人操心也难以引入关注,有着“繁华飘零两不知”的清冷寂寞。
记忆中泡桐花演绎得如火如荼的一次,是多年前的华山之行。当火车欢快地奔驰在关中平原上时,窗外一片片泡桐花轻盈掠过,柔美得仿佛一个个紫色的梦。华山脚下也遍植着泡桐,紫色的花朵无声无息地飘在农田、山野间,很有与世无争的远古韵味。
我住的旅馆是一个典型的北方庭院,院中长着一棵高大的、开花的泡桐,站在树底下仰望蓝天,我感觉红尘仿佛片片落英于顷刻间坠落,我的心灵在一阕古老的田一园牧歌中穿梭,有着尘埃落定之后的清爽与澄明。
后来泡桐就见得少了,要么是孤独的一棵,最多也是齐齐的一排。而且它们继续在都市中隐身而去,远望仿佛一个身材优美的紫色背影。城市在扩大着、发展着,常可见泡桐与拆迁的老屋一起倒地的场面,而新城的建设中绝难再见泡桐的踪影了。
泡桐的气质似乎不太适合以速度、效率为代表的现代繁华,它们渐渐走远了,同时永远地带走了一段超脱、悠闲、宁静的古老岁月,也带走了我那个紫色的梦幻。
(选自2002年6月15目《无锡日报》,作者庄红蕾)
【问题】
7.泡桐花的形、色、味的特点是什么?请分别概括回答。(3分)
形:【 】
色:【 】
味:【 】
8.作者在第3段自然段给我们营造了一个“诗意”的“境界”,在这里“泡桐花”已不再是纯粹的【 】,而是浸染了作者浓重的【 】的东西,意境深邃,隽永美好。(2分)
9.作者为什么要写华山之行?请分条简答。(4分)
【 】
10.文章最后一段中“紫色的梦幻”指的是什么?(2分)
【 】
【参考答案】
7.形:枝头上的花密密簇生,犹如花塔;单朵的花像铃铛,状如喇叭;
色:紫中带白;
味:独特的芬芳,带点粗犷,恬淡、辽远,散发出幽深、潮湿的泥土气息。
评分意见:本题3分。每一小点给1分,大致答对可给分。如果对泡桐花“形”的特点写成了泡桐树“形”的特点,这一小题不给分。
8.客观事物主观情意
评分意见:本题2分,第一空答“事物”或“泡桐花”也可,第二空答“感情”等也可。
9.①是对上文泡桐花描写的完善和补充,点面结合,丰富文章内容。
②同都市风景形成对照,进一步强化泡桐花在作者心目中的独特地位。
评分意见:本题4分。每答对一点给2分,意思对即可。
10.对远离繁华和尘嚣,开满紫色泡桐花,超脱、悠闲、宁静的田园牧歌生活的憧憬和向往。
评分意见:本题2分,大致答对可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