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美丽乌龟

发布时间:2013年2月21日  更新时间:2024年5月31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8865  浏览:

【原文】
    美丽乌龟
    我曾见过一只非常美丽的乌龟,它的壳和头尾都是翠绿色的,在翠绿色的壳上有着深咖啡色的花纹。它的背高高地隆起,就好像是一个篮球的半圆,弧线优美光滑,一点也不像一般的乌龟那样扁平。最奇特的是那乌龟的嘴很大,两边的线条翘起,像是一直在微笑;眼睛炯炯有神,直直对人注视,一眨也不眨。
    是在一位画家朋友的画室看见那美丽的乌龟的,我对朋友说:“这辈子没见过如此美丽的乌龟,可惜没有相机,下次一定要来帮它照几张相。”
    朋友向我谈起这只乌龟的神奇,他在巴西旅行时,第一眼看见就爱不忍释,因为没想到世界上有这么美的乌龟,于是百般恳求,出了高价才向原来的主人购得。
    但是用双手才能环抱的大乌龟,重达三十公斤,怎么带回来呢?通过了动物进出口的种种繁复检验,才从海运用货柜托运回来。
    “巴西到台湾的货轮开了三个月才到,我心想:万一死掉了,就作成标本。没想到开箱的时候,它还好端端的,明亮的大眼睛突然张开,吓我一大跳。”朋友说。
    过了一个月,我去看朋友,带了相机想去拍那只乌龟。万万没想到朋友说:“乌龟死了,这是牠的壳,我留下来做纪念。”
    航行过万里,在木箱子靠着一息都能尚存的乌龟,怎么会死呢?
    朋友说:“我到南部去开展览,离开一个星期,想想不能每天喂它,离开的时候放了三把熟透的香蕉,回来后少了一把,龟却死了。
    后来找了一位兽医来看,他说乌龟是撑死的,它把一大把香蕉,一口气吃了。”
    我和朋友抚摸着巴西乌龟留下的壳,内心感慨不巳。在极度的黑暗中饥寒交迫还能存活的乌龟,在翠绿的花园水池旁却因为吃得太饱而亡故了,可见困危并不全然可畏,饱足也不尽然可喜,在饱足中的节制可能比困危中的忍耐还要艰难呀!

【问题】
    13.从表达方式的角度,乘法说明本文的写法。(10字以内)
    14.从情节梳理的角度,概括本文中的故事。(20字以内)
    15.从表达目的的角度,完成下面的评析。
    本文以小见大,通过一只巴西乌龟的故事来表达作者对【    】的感情。
    16.从构思技巧的角度,在文中找出与画线句相照应的句子。
    17.从表现手法的角度,简说本文的“对比”。
    18.从“忧患与安乐”的角度,写一句话表达你读了乌龟的故事之后的感悟。

【参考答案】
    13.叙议结合
    14.一只乌龟,经远洋来而无羌,后来却吃香蕉撑死了。
    15.生活
    16.过了一个月,我去看朋友,带了相机想去拍那只乌龟。
    17.先写乌龟经三个月的远洋而来,以为它死了,没想到它居然好端端的,写了它不畏恶劣环境的顽强的生命力,后来写它出人意料地被香蕉撑死了。这样,强烈地对比,突出了“困危并不全然可畏,饱足也不尽然可喜,在饱足中的节制可能比困危中的忍耐还要艰难呀”这一主题。
    18.示例:生命在困苦中坚韧,在安逸中委靡。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山水画卷
  • 下一篇:茶马古道
  • 【推荐文章】

  • 【甲】江城子·密州出猎 【乙】东栏梨花

    【原文】 【甲】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

  • 绿色之恋

    【原文】 绿色之恋 葛道吉 ①那是一片浩瀚的绿色林海。 ②进入绿林。便迷了眼睛,便绿...

  • 月是乡村明

    月是乡村的风景。你说。真的,乡村的月很白很圆,就像一个醇厚的梦。你小小的陋室如积...

  • 母亲石

    【问题】1.文章第③段画横线句子在描写上很有特点,试作赏析。2.请说出第④段中画波...

  • 最美的书包

    【问题】1.文中明确揭示中心的句子是:A.那是个花格子书包,妈妈做的。B.这块块鲜...

  • 21世纪的家——绿色住宅

    【原文】 21世纪的家绿色住宅 21世纪的住宅花样繁多,适合各种不同人的需求。 如果你...

  • 【最新文章】

  • 塑料袋——20世纪人类“最糟糕的发明”
  • 唐雎不辱使命
  • 【甲】江城子·密州出猎 【乙】东栏梨花
  • 温暖的书
  • ①回首2008年走过的路,我们不禁心潮澎拜。②
  • (2)思念之情,亘古不变。李商隐客居巴山,
  • 6.好读书,读好书,既能感受文学魅力,受到人
  • 低头与昂首
  •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
  • 献曲求诗
  • 愉快是基本标准
  • 绿色之恋
  • 6.三年的初中生活就要过去了,我们就像一条
  • 《神奇的极光》(节选)
  • 4.下面语段中画线的句子有3处表达错误,请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