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山水
作者:未知 文章ID:9342 浏览:
【原文】
诗意山水
①我一向固执地认为,是峻秀神奇的中国山水哺育了唐诗、宋词、元曲。可以说,中国的山水自然,( )着风花雪月,( )着离愁别绪,( )着爱恨怨忧的历史境况和人生体验,在平平仄仄的诗赋歌咏中,醉人身心。
②我对涉及山水的诗文特别偏爱。总喜欢“细雨骑驴入剑门”的那种情调和意境。赏“【 】,淡妆浓抹总相宜”的湖光山色;登“不畏浮云遮望眼,【 】”的飞来峰塔;临“【 】,衡阳雁去无留意”的塞外草原;踏“北风卷地白草折,【 】”的雪域戈壁。扑面都是宋唐的遗风余韵;A.【泊舟枫桥,静候残月下的寒山寺钟声,于千年后再度敲乱一个游子的愁怀】;B.【竹杖芒鞋,踏上秀甲天下的峨嵋,看看曾经照亮诗仙宽大青衫的那半轮秋月,今霄是否依旧还斜挂在婆娑的树梢】;C.【穿越漫漫黄沙,在大漠深处如柱的炊烟和长河尽头浑圆的落日】,D.【倾听那些醉卧沙场长眠不醒的远古将士们的鼾声】……
③行走山水间,凝眸处,都是漂泊者载酒江湖的萍踪浪迹。这些官场失势、情场失意、商场失利的文人,经过一番红尘的折腾后,身心俱疲,志坠青云。愤世伤心之余,一脚踏进江湖,寄情山水,托志万象,逍遥去也。“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天子呼来不上船,自言臣是酒中仙。”那是何等的桀傲放荡,自在快活!山的伟岸强劲,山的独立异世,山的傲笑天地风云,水的【 】,水的【 】,水的【 】,又恰恰迎合了文人的秉性,响应了他们内在的精神理想,使之思想情怀找到了可供寄托、归依和宣泄的家园,山水成为他们驰骋个性精神、张扬生命理想最自由的场所和最广阔的天地。他们临风弄月的古韵行呤,飞龙舞凤的斑驳陈迹,为自然的山水附丽了浓郁得化不开的人文色彩。一山一水,一园一亭,一花一草,一石一木,因此都具有了强烈的生命激情、历史印迹、文化渊源和传奇色彩。【李白偶尔一句“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使安徽宣城外的那座不起眼的小山丘成为名胜;范仲淹的一篇《岳阳楼记》,使得一座平凡楼阁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楼;崔颢的一句“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令古往今来多少性情中人不顾山迢水遥,争相一睹黄鹤楼为快】;【 】。人文精神对山水的浸润和提升,给中国山水罩上了玄奥的文化青衫,弥漫了宗教般的神秘气氛,让崇尚自然、在自然中寻找生命价值和追求生命真谛的西方人,拍痛了脑袋也解读不透其中的奥秘。
④“文章乃案头之山水,山水乃地上之文章”。一座好山或一川好水,就是一本好书。畅游好山好水,犹如欣赏一部传世名著。所谓“仁者乐山,智者乐水”,那样的赏心乐事,是粗鄙者不会为之的。山水入诗,更增诗情,山水乃诗之源。山水有钟灵秀气而生才子佳人,这大概属于中国古老的风水学说了。
⑤好山好水是我们的物质财富,更是我们的精神财富。很欣赏“一生好入名山游”的那份潇洒与浪漫,憧憬着有朝一日,能实现儿时的梦想,游遍普天之下的名山大川。
【问题】
8.根据①段的语境,将备选的词语恰当地填在下面的括号中。(3分)
缠绕 蕴含 拥裹
( )着风花雪月,( )着离愁别绪,( )着爱恨怨忧的历史境况和人生体验……
9.(1)将第②段语境中空缺的诗句补写在下面的横线上。(4分)
赏“【 】,淡妆浓抹总相宜”的湖光山色;登“不畏浮云遮望眼,【 】”的飞来峰塔;临“【 】,衡阳雁去无留意”的塞外草原;踏“北风卷地白草折,【 】”的雪域戈壁。
(2)写出③段画线句子中蕴含着的古诗句。(4分)
A.【 】,【 】。
B.【 】,【 】。
C.【 】,【 】。
D.【 】,【 】。
10.(1)③段画线句子中为什么说“范仲淹的一篇《岳阳楼记》,使得一座平凡楼阁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楼“?(2分)
答:【 】
(2)请仿照③段画线句子的内容和句式再续写一句:【 】(3分)
11.结合全文内容,谈谈你是怎样理解好山好水“更是我们的精神财富“这句话的?(2分)
答:【 】
【参考答案】
8.依次为:拥裹、缠绕、蕴含(顺序不能便,每空1分,共3分)
9.(1)欲把西湖比西子
自缘身在最高层
塞下秋来风景异
胡天八月即飞雪
(每句中出现一个错别字,相应之空不得分。每空1分,共4分)
(2)A、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B、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C、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D、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每句中出现一个错别字,相应之空不得分。每空0.5分,共4分)
10.(1)因为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句表现的以天下为己任的思想,体现了崇高的中华民族精神。
(能写出《岳阳楼记》一文的中心思想亦可,共2分)
(2)略(仿写时,能完整引用诗句或准确写出作者与作品名称1分,恰当表达,句式大致相仿2分,共3分)
11.“文章乃案头之山水,山水乃地上之文章。”千百年来,中国的好山好水已经和文人的好诗好文融成一体。或者答:在好山好水中,融入了历代中国文人的情怀,体现了中国千百年的精神文化。(意思相近即可,共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