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读书与思考

发布时间:2013年3月31日  更新时间:2024年6月3日
作者:钟敬文  文章ID:9497  浏览:

【原文】
    读书与思考
    钟敬文
    ①读书,顾名思义,就是同书本打交道。也许有人会问,这也需要方法吗?当然需要。假如一个同学天天读书,投入的精力很多,读什么记什么,这是不是最好的阅读之道呢?这样读书,也是一种读书法,古人叫做“记诵之学”,他这样用功地读书,绝对比不读书、不记诵要好。但这种读书,不能成为一种学问,不算是上乘的读书。因为他得来的学问是死的。读书多是好事,但还要用种种科学知识来帮助理解书本的内容。如果要使书本上的知识“活”起来,这就要想,要思考。
    ②在读书的过程中,要给思考留下余地。你在求知时,学进来的东西,如果没有同你原有的知识碰头,就只能摆在那里,不发生“化学作用”,无法变成你自己的养料。人的胃能够处理各种食物,自动地把它们划分为营养和废料,再根据人体的需要,分别输送给不同的器官。读书者需要动脑思考,吸收书本上的知识,为增长学问所用,这也和胃功能的原理是一样的。读书而能消化,书本知识就能与原有的知识融合在一起,产生化学变化,然后把需要补进的知识变成自己的学问,把不需要的东西排除掉,当做垃圾处理。
    ③改革开放以来,国外的思想、学说涌进了国门,一时令人应接不暇。青年人对新事物敏感,这当然是好现象。但也有些青年学生对外来的理论没有经过认真的思考和消化,就盲目地追逐,结果让自己的头脑成了外国理论的跑马场。里面即使有好东西也不能好好地加以利用,更不要说分辨良莠了。这种情况,应当引起警惕。古人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些青年人,对自己不熟悉的东西,几近“不思”、“不学”,那不可避免地要陷入“罔”和“殆”的危机。我看是不能这样继续下去的。大家要有清醒的意识,要在读书上多用脑。读外国书如此,读中国书也如此。因此,在读书中,思考,才能剔除糟粕;思考,才能吸收营养;【    】。
    ④总而言之,在读书中,思考特别重要。

【问题】
    12.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13.联系上下文,解释第②段中加点的词。(2分)
    14.学习中,你也一定有过“学而不思则罔”的体验,请联系自己的读书实践,写一个事例。(3分)
    15.试结合语境,在选文第③段结尾的横线处补写出一个句子,使之与前面的句子形成排比句。(3分)

【参考答案】
    12.在读书中,思考特别重要。
    13.读书者在读书求知过程中,动脑思考,才能取其精华,才能把书本上的知识与自己原有的知识融合在一起,变成自己的学问。(语义相近即可)
    14.(开放题。语句通顺1分,事例切合“学而不思则罔”的观点2分)示例:为学好三角函数,我背熟所有相关的公式,但很少甚至从来没有去思考某一公式运用的基本条件,应如何运用等等,却越来越糊涂,但当我对这些问题进行一番思考后,才觉得死背死做并不是真正的读书。
    15.(此题无惟一答案,能总括上文,切合文意2分,句子通顺,能与前文构成排比1分),示例思考,才能增长学问。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游洞庭湖五首(其二)
  • 下一篇:(甲)他(贝多芬)短小臃肿,外表结实,生就运动家般的骨骼。
  • 【推荐文章】

  • 醉落魄

    【原文】 醉落魄 王千秋 惊鸥扑蔌。萧萧卧听鸣幽屋。窗明怪得鸡啼速。墙角烂斑①,一...

  • 送萧处士游黔南

    【原文】 送萧处士游黔南 白居易 能文好饮老萧郎,身似浮云鬓似霜。 生计抛来诗是业...

  • 吴中书事

    【原文】 吴中书事 杨乘① 十万人家天堑东,管弦台榭满春风。 名归范蠢五湖上,国破...

  • 临江仙

    【原文】 临江仙 陈克① 四海十年兵不解,胡尘直到江城②。岁华销尽客心惊,疏髯浑似...

  • 思念

    【原文】 思念 舒婷 一幅色彩缤纷但缺乏线条的挂图 一题清纯然而无解的代数 一具独弦...

  • 春日偶成

    【原文】 春日偶成 程颢 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 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

  • 【最新文章】

  • 6.假如你是校篮球队的队长,你的好友小亮多
  • 就拿风来说吧,在世界其他地方,12级台风的风
  • “自欺”也并非现在的新东西,现在只不过日见
  • 落叶
  • 渔家傲·秋思
  • 12.为下面这则简讯拟一个恰当的标题。(不超
  • 13.(1)“上海世博会”于2010年5月1日在中
  • (6)、2005年9月28日,第一次举行“2005全球
  • (7)、“轻风细柳,淡月梅花”是一副四字联
  • 三峡
  • ①自古以来,人们总是歌颂光明、憎恶黑暗。故
  • ②《出师表》中“【 】,【 】。”一句表明了
  • ④李白“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两
  •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
  • 小石潭记(节选) 记承天寺夜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