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振海网——于振海的个人博客搜索

亲情呼唤

发布时间:2013年5月7日  更新时间:2024年5月31日
作者:未知  文章ID:10408  浏览:

【原文】
    亲情呼唤
    田庄村十字街口是个热闹场所。村里人好在那里议论家事、国事、天下事,还好在那里张贴各种启事,广而告之。
    信息时代,乡下人也懂得传递信息的重要性了!
    这天早晨,红艳艳的太阳升起来时,一张红艳艳的启事也在那里贴了出来。村里人好事儿,不管下地的还是回村的还是担水洗衣服碾米磨面买油盐酱醋的,都一齐立在那里,争相观看那张启事。
    其实那是一则寻物启事,具体一点讲是一则寻狗启事,有人把狗丢了,请乡亲们协助查找,把狗送还给主人。
    那启事写道:
    各位乡亲,各位亲朋好友:
    因我们小夫妻两个一时疏忽大意,走失了家里养着的小狗“亲亲”。“亲亲”是一只京巴狗,憨态可掬,玲珑可爱,浑身皮毛如雪,惟脑门处染有一片红色,我们戏称为万绿丛中一点红。“亲亲”悟性极高,很有感情,很有礼貌,能给我们叩头作揖敬礼,还能对我们喊爸喊妈,十分乖巧伶俐。“亲亲”嘴馋,非鸡鸭鱼肉不吃,非鲜奶果汁不喝……自“亲亲”五天前丢失后,我们夫妻两个吃饭不香,睡觉不甜,整日惶惶然怅怅然,焦头烂额中已是重病在身,眼见灯干油尽奄奄一息。务请各位乡亲伸出友谊之手,搭救我们于水深火热之中!
    有提供确切线索者,酬谢人民币3000元!
    有将“亲亲”送还者,酬谢人民币8000元!
    A.各位乡亲.您找的是一只狗,救的是两个人!
    谨此启事!
    寻狗人:仁杰、艾荷花
    2003年×月×日
    村里人看罢启事,七嘴八舌,议论纷纷。有的夸这只狗福大命大,摊上这么一对“爸爸妈妈”,是前生的造化;有的说现在的事情真是说不清了,怎么一只小小的哈巴狗比一个大活人还值钱……慷慨激昂或扼腕叹息地议论完了,却又该下地的下地,该回家的回家,该干啥干啥。就在谁也没有注意的时候,又一张红艳艳的启事紧挨着那张启事红艳艳地贴了出来,字迹比那张启事的字迹还大!
    这是一张寻人启事。
    寻人启事写道:
    各位乡邻,各位亲朋好友:
    非常不幸,我们老夫妻两个的儿子于五年前丢失——他结婚以后一直没有到过我们的家。我们的儿子28岁,西装革履,背头长发,因担任包工队的头头儿,活得十分潇洒。他最大的爱好是喜欢养狗,有狗就会有他!
    现在,我们老两口均已年过古稀,体弱多病,生活窘迫,衣食无着,急需有人照料。我们不求鸡鸭鱼肉,不求鲜奶果汁,
    只要粗茶淡饭,只要温饱而已!
    B.儿子,回家来吧,你是娘生的爹养的呀!
    儿子,回家来吧,领上你的媳妇,抱上你的孩子!
    烦请各位乡邻帮我们一把,协助我们把儿子找一找——告诉您一条线索,到狗群里找他!
    谨此启事!
    寻儿人:仁老栓夫妻
    2003年×月×日
    村里人看罢这则启事,照样七嘴八舌,议论纷纷。有的说这则启事写得及时贴得及时,占的位置也好;有的说这启事写得有毛病吧?既然是寻人,为什么不把被寻的人的名字写出来?
    C.你只写寻儿子,这样的儿子太多啦!

【问题】
    19.小说标题“亲情呼唤”在文中有哪两层含义?(2分)
    ①【    】;
    ②【    】。
    20.根据两则启事提供的信息,你觉得仁杰是个怎样的人?(2分)
    21.联系上下文,揣摩文中画线句,想想这些语言表现了人物怎样的感情?(分别用一个短语回答)(3分)
    A.仁杰、艾荷花:各位乡亲,您找的是一只狗,救的是两个人!
    B.仁老栓夫妻:儿子,回家来吧,你是娘生的爹养的呀!
    儿子,回家来吧,领上你的媳妇,抱上你的孩子!
    C.村里人:你只寻儿子,这样的儿子太多啦!
    22.寻人启事中,老人介绍自己的儿子“活得十分潇洒”。读完小说后,你认为仁杰、艾荷花活得“潇洒”吗?为什么?(2分)
    23.小说用两则启事展开故事情节,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分)
    24.寻狗?寻人?!老人能寻回自己的儿子吗?请展开想像给小说续写一个合理的结局。(100字以内)(4分)

【参考答案】
    19.①仁老栓夫妇呼唤儿子的归来;②社会对亲情的呼唤。(2分,每小题1分。
    20.仁杰是个非常富有,酷爱养狗,不尽孝道,对父母无情无义的人。(意近即可。2分)
    21.A.爱狗如命(视狗如命)B.爱子情深(思念亲人或盼子归来)C.呼唤亲情(感慨万分)(3分,每处1分)22.仁杰、艾荷花活得并不潇洒。因为他们遗弃父母,不尽赡养之责,定遭世人的谴责和唾弃。虽物质生活富有,但精神上永远是乞丐。(2分,意近即可。)
    23.答案要点:①构成鲜明的对比②间接刻画了人物形象(性格)③使故事生动有趣,富有讽刺性。(3分,每点1分)
    24.提示:结局可以是多角度的。如:①儿子被老人的真情打动,回到老人身边,老人享受了天伦之乐;②老人没有寻回亲儿子,却寻回了没有血缘关系的“儿子”;③老人依靠法律手段,讨回公道,让儿子尽赡养之责。(4分,如有其他符合情理、扣住主题的答案亦可。)
 

发表评论  挑错  文章投稿  联系我
  • 上一篇:21世纪的家——绿色住宅
  • 下一篇:学会合作
  • 【推荐文章】

  • 【原文】 愁 杜甫 江草日日唤愁生,巫峡泠泠非世情。 盘涡鹭浴底心性?独树花发自分...

  •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原文】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李白 请以双白璧,买君双白鹇。 白鹇白如锦,白雪耻容颜...

  • 滕王阁诗

    【原文】 滕王阁诗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

  • 高阳台·送陈君衡被召

    【原文】 高阳台 送陈君衡被召① 周密 照野旌旗,朝天车马,平沙万里天低。宝带金章...

  • 送耿晦之守湖州

    【原文】 送耿晦之守湖州 徐祯卿(明) 远下吴江向雪川,高秋风物倍澄鲜。 鵁鶄①菰叶...

  • 鹧鸪天

    【原文】 鹧鸪天 朱敦儒[注] 画舫东时洛水清。别离心绪若为情?西风挹泪分携后,十夜...

  • 【最新文章】

  • 苏颂字子容,泉州南安人。第进士,知江宁县。
  • 留下长江的人
  • 材料一:关于语言经济学的由来,学界都普遍认
  • 中国上下五千年,拥成自己的灿烂文化,古代常
  • 说到人类大脑,你一定能联想到这种坚果——核
  •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 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人。元名敦实,避英
  • 被施了魔的花园
  • 材料一:理论上,讲好一个故事需要考虑三种主
  • 中国画有“山水画”这一门类。为什么叫“山水
  • 民间有种说法,有外伤不能吃酱油,否则伤口会
  • 滕王阁诗
  • 《曾国藩家书·致诸弟》节选